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第13天 声调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第13天 声调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第13天 声调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第13天 声调 新人教版 典例在线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 000 Hz D.拉奏小提琴时,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参考答案】C 【知识补给】 音调 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就越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快划的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的发声音调高。 2.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记作Hz。 3.超声波与次声波 (1)人耳听见的频率范围。频率在20 Hz~20 000 Hz之间的声波。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跟踪练习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这一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声调太低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声调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试题推荐 蜜蜂采蜜前,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440 Hz,采蜜归来,翅膀上沾上了花粉、花蜜,平均振动频率为300 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很准确地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的,还是采蜜归来的。养蜂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飞的高低不同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速度的不同 D.飞行方向不同 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传播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 s内振动了60次,人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其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其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 声波产生。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的声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试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试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试验,请填写表格中缺少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跟踪练习 AD【解析】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0。故B错误。我们有一定的听声频率,低于20 Hz的次声波和高于20 000 Hz的超声波,都听不到。故C错误。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声调太低,我们无法听到,故D正确。 300 能 【解析】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f=600次 /2 s=300 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300 Hz属于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故能听到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试题推荐 BC【解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故选BC。 频率 甲乙 【解析】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 不能 【解析】频率是物体1 s振动的次数,翅膀5 s内振动了6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昆虫的翅膀在5 s内振动了60次,f=60次/5=12 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12 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外,所以不能听到。 超声波 医院里的B超 次 (1)③ ⑤ (2)④ ⑤ (3)钢 20 【解析】(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材料为钢,长度应该是20 cm。 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 第13天 声调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级 物理 暑假 作业 13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8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