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2)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3)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思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爆发、扩大的图片、文字资料等,突出二战爆发和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2.难点: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突破难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或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反映二战的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温故知新 (幻灯二) 问: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些对策对世界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1)美国:罗斯福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上台。为今后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威胁世界和平,大战不可避免了。 (教师引入课题)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英法等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就学习本课内容。 2.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师讲授: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苏台德区。1938年9月15日,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赶到德国去见希特勒,乞求德国不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张伯伦真的能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和平吗?英法真的能够自保吗?慕尼黑阴谋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B:分析教材 慕尼黑阴谋的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1938年9月 参加者: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结果: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绥靖政策的概念,实质,顶峰的标志及其影响。 师说:希特勒的下一侵略目标是否如英法所愿是苏联呢?(不是。首先是波兰,然后是他们自己。英法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综上所述,教师归纳本节内容要点。(略)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战争爆发 教师可依据课文引言讲解德国突袭波兰的贼喊捉贼的伎俩和闪电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注意理解“全面爆发”的意思。) 德国占领波兰后,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进攻。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初期,法国溃败,英国不列颠之战胜利,两国抗德战争结果却不同,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英国人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坚决抵抗。) 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不列颠群岛,不可一世。他认为实现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即建立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和全世界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而苏联则成了他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希特勒又使出他的看家法宝——闪电战。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 斯大林号召: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请同学们思考:苏联红军为什么能够顶住德军的进攻?(正确的指挥、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等) 正当欧洲战场上战火熊熊之际,远东扩张成性的军国主义国家日本也在磨刀霍霍。日本企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它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美国太平洋舰被认为是日本南进的重要威胁。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从日本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攻击了珍珠港中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美国航空母舰因偶然的缘故不在现场,但是5艘主力舰被击沉,3艘严重受损,250架海陆军飞机被炸毁。日本仅损失了29 架飞机。这一事件使美国威望扫地。珍珠港的惨败促使美国举国一致地投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太平洋战争从此拉开了帷幕。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思考: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3.课堂小结 填表(师生共同完成) 战争阶段 时间 标志事件 爆发 1939年9月 德军突袭波兰 扩大 1941年6月 德军突袭苏联 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 珍珠港事件 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 经济危机 英法绥靖政策 德意日 侵略扩张 慕尼黑会议 二战爆发 进一步扩大 最大规模 突袭波兰 突袭苏联 法西斯化 罗斯福新政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 【直击中考】 1.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参考答案] C [20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17题 2.“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 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C. 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参考答案] D [2011年江苏常州中考]第26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三 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9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