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全面依法治国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提纲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理解? 二、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 材料一: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二: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材料三:xx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展示了我国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历史过程。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那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国 呢,其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依法治国的含义 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6内容) 思考探究: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领导者、依据各是什么? 教师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p6。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目标导学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展开) 1.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法律案提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2)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活动二:立法程序要科学 法律案审议—— (1)法律案(草案)列入议程;(2)提案人说明;(3)各代表团和专门委员会提出意见;(4)法律委员会审议;(5)全国人大主席团审议;(6)提案人撤回提案,或者提出修改方案。 立法程序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法律案表决—— 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法律案公布—— 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思考探究:我国立法法为什么对立法的程序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 教师归纳:只有法律规则本身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治理。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通过科学立法,做到有“良法”可依。 活动三:法律内容要科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材料:xx年3月15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的新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邮购等方式销售产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xx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网上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 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在科学立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归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新规定说明了所立之法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可行性。《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说明了所立之法要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志。 『课堂小贴士』 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的“四个符合” ……(教材P7) 2.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活动四:阅读感悟 材料一:我国的法律法规80%以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的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 思考探究1:两个80%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归纳: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是执法的主力军。 材料二:xx年4月27日晚上9点,吴江区环保局组织执法人员分赴桃源、平望等地的部分纺织印染企业,开展了代号为“雷霆一号”的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区委书记沈国芳就“雷霆一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作出批示,强调今后要更大力度地严格执法,要不护短,敢于曝光,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要下重手,吴江的生态环境才能得以根本好转。 思考探究2:结合材料,请你说说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有何意义? 教师归纳: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思考探究3:严格执法过程中要求行政机关怎么做? 教师归纳:一是要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严格执法……二是要按照法定的方式、方法和流程执法。三是要文明执法……(教材P8) 3.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 活动五:案例分析 材料一:xx年5月2日,河南郑州医生杨帆在小区电梯里劝阻69岁的段某抽烟,引发争执后,段某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段某家属田某将杨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万元。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杨帆对段某死亡没有过错。但段某确实在与杨帆言语争执后猝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4条,我院判决杨帆向田某补偿1.5万元。如不服判决,可于15日内上诉。 杨帆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法院二审判决认为:一审适用法律错误。第24条的前提是: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关系。杨帆劝阻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关系,,驳回诉讼请求,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 思考探究1:从一审判决“杨帆向田某补偿1.5万元”,到二审判决“撤销补偿1.5万元的判决,诉讼费由田某承担”,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归纳: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在现代社会,公正司法是维系社会公平、捍卫社会正义的最终保障和最后防线,也是衡量法治发展水平的标尺。 材料二:xx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报告》白皮书称,目前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少数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的现象仍有发生。有关部门通报和公开报道显示,十八大以来,至少有17名官员的落马或被查处都涉及到干预司法,这些官员中有市委书记、最高法的审判员、政法委书记、检察院干警、也有基层公安民警。 思考探究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实现公正司法?除此以外,还有别的要求吗? 教师归纳: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树立司法权威。同时,还需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拓展视野』 (1)我国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公开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教材P9) (2)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活动六:阅读感悟 材料一:据报道:在吴江区环保局组织的“雷霆一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中,共有10家印染、喷织企业被查处,被查处企业已被立案调查,并要求立即整改。 思考探究1:如果你是一名法治宣传员,你会对被查处企业的负责人说些什么? 教师归纳: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广大公民都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才能更好地将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材料二:我国“七五”普法规划明确,坚持从青少年抓起。要“……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 思考探究2:为什么普法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教师归纳:青少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认真学法,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思考探究3:你都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哪些法治教育活动?请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网上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等。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了知道了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其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生命线,全民守法是基础。 五、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 B ) A.关键 B.前提 C.生命线 D.基础 2. 我国的法律法规80%以上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的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两个“80%”中蕴含的道理主要有( C ) ①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是执法的主力军 ②实现公正司法,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 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 ④落实依法治国,必须依靠每位公民的担当与守望。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3.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下列关于公正司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B.公正司法是维系社会公平、捍卫社会正义的最终保障和最后防线。 C. 实现公正司法,需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 D. 实现公正司法需要强化司法公开,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判断题 1.依法治国是广大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一种治国策略。( B )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生命线。( B ) (三)辨析题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为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立法,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 『参考答案』 (1)坚持科学立法是有助于建设法治中国,因为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或者:只有法律规则本身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治理。) (2)但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立法,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是片面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德治国;作为每个公民在提升法律素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教版 九年级 道德 法治 下册 第四 单元 践行 发展战略 11 建设 国家 全面 依法治国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39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