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试题填空题
《电大《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试题填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试题填空题(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考试小抄《政府公共关系》期末复习指导填空题1.公共关系主体传播与沟通的媒介主要有 大众传播 媒介和 人际交往 媒介。2. 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是公共关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也是评价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践标准。3.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美誉为目标 , 以真诚为信条 , 以互惠为原则 ,以沟通为手段。 4.政府公共关系具有主体的 惟一性 和权威性。5.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 广泛性 和 复杂性 。6.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 社会性 和 非赢利性 。7.公共关系职业的创造人 艾维.李 在 1905 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 《原则宣言》 ,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思想和宗旨。 8.使公共关系由一门职业活动变为一种科学理论,开了公共关系理论化、系统化先河的是 爱德华.伯尼斯 9.1952 年,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著作《有效公共关系》 ,提出了 “双向对称” 的公共关系模式。 10.现代公共关系的操作模式强调 战略性 、 整体性 和 系列性 。11.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概括地说,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目的性、 服务型 、 实践性 、继承性、 和谐性 和发展性。 12.建设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途径之一是继承传统文化,主要需汲取传统文化中的: 仁爱思想 、 民丰思想 、 人和思想 、 中庸思想 、和 信 义 思想。13.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 美誉度 的问题,即树立“创新、强干、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1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要求包括三方面: 道德修养 、 职业素质 、和 能力结构 。14.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可以将政府公众分为 顺意公众 、 逆意公众 、和 独立公众 。15.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可以将政府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 知晓 公众和 行动 公众。16.传播一词的含义至少应包括:(1)信息 传 递 。 (2)信息的 交 流 。 (3)信息 共 享 。17.公共关系的传播侧重于双方的 利益关系 ;自始至终强调 情感的交流 ;侧重于信息沟通的 非宣传性 传播。 18.政府公共关系传播的模式是由“ 五 W 传播 ”模式和“ 施拉姆传播 ”模式相互结合而成。19.非语言符号媒介一般分为 实物 媒介和媒介 人体 两种。20.根据传播效果四层次理论,公共关系传播的一般性目的可以分为如下四种:(1) 引起公众的注意 ;(2) 诱惑公众的兴趣 ;(3) 得到公众的肯定态度 ;(4) 促进公众的支持行动 。 21.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 调 查 、 策 划 、 传 播 、和 评 估 。 22.政府公共关系 调 查 ,既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考试小抄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23. 政府公共关系评估 是政府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24.社会环境调查一般包括四个指数体系: 痛苦指数体系 、 不安指数体系 、 贫富指数体系 、和 腐败指数体系 。 25.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问卷调查法 、 文献研究法 、和 访谈调查法 。26.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 造就政府公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 协调和改善政府内部的人群关系 、和 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氛围 。27.行政文化主要由行政精神、行政道德、 行政心理 等基本要素构成。28.行政文化具有 导 向 、 规 范 、 凝 聚 、和 激 励 四大功能。29.舆论在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 改变态度和行为 、 实施相互监督 。30.领导者要在舆论活动中真正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 舆论领袖 ” 。31.影响行政形象的主要因素有:价值观、政策、 信 誉 、 公正性 、和 廉洁程度 。3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开展新闻宣传是要注意以下原则: 明确宣传意图 、 熟悉宣传对象 、和 了解宣传途径 。 33.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坚持 真实公开 的原则、 迅速及时 的原则、分级负责的原则和安定团结的原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政府 公共关系 期末 复习 试题 填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4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