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I).doc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I).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I) 来源:济南奥数网整理 文章作者:济南奥数网编辑 XX-02-21 15:56:37 [标签:六年级语文 知识积累 随堂检测][当前6946家长在线讨论] 济南奥数网为大家整理了济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课文的知识点和课后习题的答案,家长和孩子可以作为参考来学习六年级下册的语文知识。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知识点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 课后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2)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其他略写。 (3)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2.重点句理解。 (1)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更多六年级学习资料: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3 页 共 3 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的春节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知识点及课后答案 I 2019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北京 春节 知识点 课后 答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64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