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2 探索水世界 2.3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 2 探索水世界 2.3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2 探索水世界 2.3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3原子的构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2.钛合金有许多神奇性能,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B.26C.58D.48 3.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B.49C.66D.164 4.A、B均为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 A.n+4B.n+6C.n+8D.n+10 5.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元素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表示阴离子 6.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 A.Na+和Cl﹣B.Ar和Cl﹣C.Mg和Mg2+D.S和S2﹣ 7.酸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性质,主要决定于( ) A.与指示剂作用B.都含有氢元素C.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8.春天,我们站在菜地里就能闻到菜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有一定质量D.分子间有间隔 9.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如图是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则该元素的周期数为( ) A.2B.3C.4D.5 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 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________ (写元素符号).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⑴ 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⑵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数关系密切; ⑶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任写一点); 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1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该粒子表示的是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3.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称为元素的___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应该是________,它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呈________价。 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4.自然界中有一种氢原子被称为氘(读dāo),也叫重氢,其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可用D或表示,.由重氢氧化而成的水叫重水(D2O),D2O可做为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两个氘核在高温高压下可融合成氦核,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个过程叫热核聚变.海水中含有2.01014t的重水,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从海水中提取重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电解法、化学交换法和吸附法,较为常用的是化学交换法.化学交换法中有一种叫硫化氢﹣﹣水双温交换法.交换按下列反应进行: H2O+HDS=HDO+H2S 回答下列问题: (1)氦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重水的提取方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4)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分析H2O和 HDO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5.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已知氨气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铵.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如图所示.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 16.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分子的运动减慢;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雪花融化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不同的雪花都是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D选项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所以核外有22个电子,故A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115,故选项错误. 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正确. C、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66,故选项错误. D、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不是164,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设B的原子序数为x, 则(x+2)﹣(n﹣2)=8, 解得x=n+4, 故选A. 【分析】阳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原子序数+电荷数,以此来解答. 5.【答案】D 【解析】【解答】A、该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是氯,错误; 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8=18,错误; C、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为17,错误; 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Na+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1﹣1=10,Cl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7,则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错误; B、Cl﹣质子数是17,电子数是18,而Ar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8,则核外电子数相同,正确; C、Mg和Mg2+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一定不同,故错误; D、S和S2﹣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一定不同,故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微粒的构成,分别计算出质子数和电子数,比较找出相同的一组.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氢离子决定着酸的性质.故选C. 【分析】可以根据酸的概念与酸的性质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B 【解析】我们站在地里能闻到菜花的香味,是由于含有菜花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鼻子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4;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该元素的周期数为4. 故选:C. 【分析】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结合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 10.【答案】8;;Na、 Mg、 Al 【解析】【解答】(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最多是8个,故n的最大值是8,故填:8; (2)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是得2个电子形成的,故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6,表示的是硫离子,故填:S2﹣; (3)m﹣n=10,则m=10+n,表示的是原子,常见的金属元素是钠、镁、铝,故填:Na、Mg、Al. 答案: (1)8; (2)S2﹣; (3)Na、 Mg、 Al. 【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最多是8个,原子可以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据此解答即可. 11.【答案】非金属;得;最外层电子;电子层数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等(只要合理均可);逐渐减小 【解析】【解答】⑴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从外界得到两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状态;⑵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⑶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较多,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电子层数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等;⑷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出现率较高,但是并不难,注意仔细审题。 12.【答案】11;阳离子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钠离子的,该粒子的质子数即为圆圈内的数字,为11;此微粒: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可知为阳离子. 故答为:11;阳离子 【分析】由题目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即为圆圈内的数字,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可知为阳离子. 13.【答案】原子结构示意图;16;-2 【解析】【解答】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如图所示的表示方法称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它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故它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呈-2价。【分析】在原子中存在以下关系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解答;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非金属元素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容易得到电子,形成8个稳定结构。此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硫原子。参加化学反应是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八电子稳定结构,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1)2 (2)20 (3)蒸馏法、吸附法 (4)组成元素相同,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 【解析】【解答】解:(1)氦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2,故核外电子数是2,故填:2; (2)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2+16=20,故填:20; (3)重水的提取方法中,蒸馏法和吸附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蒸馏法、吸附法; (4)宏观上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微观上二者的分子中的原子构成不同,故填:组成元素相同,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根据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根据化学式及其原子构成解答即可.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因为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相遇发生反应,在空气中生成了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所以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 故填: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 【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分析回答. 五、综合题 16.【答案】(1)汞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解答】(1)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故答案为:(1)汞原子;(2)二氧化碳分子. 【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册 探索水世界 2.3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探索 世界 原子 构成 练习题 新版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71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