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5节 泥石流习题 (新版)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5节 泥石流习题 (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5节 泥石流习题 (新版)浙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5节 泥石流 01 知识管理 泥石流 定 义:是指在________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特殊洪流。 自然成因:(1)________(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2)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_______(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3)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________。 地震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________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________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人为原因:(1)________、________等会破坏植被。 (2)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________土层。 (3)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了________等,都可能诱发泥石流。 分 布:我国以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尤为严重。 危 害: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防御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________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________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02 基础题 1.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下列自然灾害中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地震—山崩—泥石流 D.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要赶紧顺着河谷的上游或下游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狭小空间内,等待救援 C.在山区荒野,遇到地震时,要往山坡上方跑并注意滚石 D.当附近有大量因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要注意紧闭窗户,少在户外活动 4.泥石流发生时往往有一些征兆。下列现象属于泥石流已经出现在河谷上游的预兆是( ) A.电闪雷鸣,出现狂风暴 B.河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谷中传来闷雷般的声音 C.大地抖动,山坡上出现滚石 D.长时间的大雨,河水突然暴涨 5.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6.菲律宾中部莱特省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此次泥石流造成1 800多人死亡,3 000多人失踪,泥石流从成因分类属于( )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自然原因为主 ④人为原因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发生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相同 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9.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03 中档题 10.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峭的地形,巨厚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11.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经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在安全地段。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13.下图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04 拓展题 14.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5节 泥石流 知识管理 山区 泥沙 石块 山区 松散碎屑物 流水 震动 积雪融化 乱砍滥伐 毁林开荒 松散堆积 山坡表面 突发性 历时短 顺沟 山坡 基础题 1.D 2.C 3.A 4.B 5.B 6.A 7.A 8.D 9.(1)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2)水流变大且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 (3)陡峭的山区地形、暴雨或持续性的强降水、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4)水流变小、水流中的泥沙大量减少 (5)良好的植被 中档题 10.A 11.B 12.D 13.A 拓展题 14.(1)C (2)D 15.(1)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大。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2)泥石流 (3)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5节 泥石流习题 新版浙教版 年级 科学 上册 人类 家园 地球 泥石流 习题 新版 浙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71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