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3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讲)习题.doc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3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讲)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3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讲)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命 题 规 律 近五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中考预测 年份 考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贵阳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1~3分,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变化。预计2019年贵阳中考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判断的可能性较大 xx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非选择题 30(1) 1 xx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非选择题 33(2) 1 xx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选择题 2 2 xx 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 选择题、 非选择题 2;30(2) 2+1 xx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非选择题 30(1) 1 知 识 清 单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__没有__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__有__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微观 变化 构成物质的粒子__不变__,只是微粒间间隔发生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__发生变化__,变成了其他粒子 宏观 现象 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常伴随有发光、__发热__、__生成气体__、生成沉淀、变色等现象 区别 是否__有新物质生成__ 联系 __化学__变化中一定伴随有__物理__变化,但__物理__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__化学__变化 注意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物理变化中也可能伴随有这些现象,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水变成水蒸气,浑浊的河水中泥沙沉淀等都是物理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__化学_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__化学__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溶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氧化性、腐蚀性、酸碱性、毒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助燃性等 区别 是否通过__发生化学变化__表现出来 与用途、结 构的关系 特别提醒 变化是一个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常用“会”“能”“易”“可以”“具有”等词辅助描述性质,而描述变化常无这些字眼。如“木条能燃烧”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木条在燃烧”则是描述物质正在发生的化学变化。 体 验 中 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xx贵阳第30(1)题1分]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等都离不开化学。 贵州茅台酒名扬天下。茅台酒酿造的发酵过程属于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xx贵阳第2题2分)中华民族辉煌的创造发明史,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B ) A.火药及使用 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C.用粮食酿酒 D.铁的冶炼 3.(xx贵阳第2题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酒精挥发 B.纸张燃烧 C.冰雪融化 D.玻璃破碎 4.[xx贵阳第30(1)题1分]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有关问题。 水变成水蒸气是发生了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5.[xx贵阳第33(2)题1分]锂是银白色固体、质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金属,跟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在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金属锂的物理性质有__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小__。 重 难 突 破 物质的变化 例1 (xx铜仁中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酒精挥发 B.水变成水蒸气 C.火柴燃烧 D.石蜡熔化 【解题思路】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水变成水蒸气、石蜡熔化都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有燃烧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例2 (xx南宁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吸附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挥发性 【解题思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1.(xx黔南中考)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粮食酿酒 B.侯氏制碱 C.蚕丝纺织 D.制造火药 2.下列生活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A.缤纷焰火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化纤和羊毛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3.(xx无锡中考)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xx雅安中考)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课 堂 评 价 1.(xx辽阳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蛋糕切块 B.苹果榨汁 C.香蕉腐烂 D.冰块融化 2.(xx绵阳中考)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C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3.(xx安顺中考)下列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C ) ,A.铝土矿炼铝) ,B.液化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海水提取镁) 4.实验室里,少量白磷常放在水里保存,而不直接放在空气里保存。据此推测白磷可能具有的性质错误的是( B ) A.它遇水不反应 B.它的密度比水小 C.它易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D.它难溶于水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8.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乙醇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9.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D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活性炭脱色或除臭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②⑤__(填序号,下同),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④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③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①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3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讲习题 中考 化学 复习 主题 模块 物质 化学变化 课时 11 变化 性质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72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