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11.3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3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11.3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B.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2.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3.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 C.蒸发液体D.过滤 4.下列有关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漏斗下端管口要靠烧杯内壁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5.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B.氯化钠和硝酸钾C.氧化铜和硫酸铜D.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B.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 C.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镁等D.粗盐经溶解、过滤、降温,可制得精盐 7.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8.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9.将固体混合物中的NaCl、CuCl2、Mg(OH)2进行逐一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水 氢氧化钠溶液B.水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C.水 氢氧化钾溶液D.水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 10.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 2)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11.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下列有关序号). A.烧杯 B.漏斗 C.蒸发皿 D.玻璃棒 (3)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2.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使我们中国人更加团结,当时水源遭到严重污染,自然界中的水本来就含有各种杂质,因此灾区中的水也就含有更多的杂质了,污染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下面是刘星同学设计的净水方法: 上图所示是用空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最好放置________;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作用是:________.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________将硬水变成软水. 13.(xx•广州)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X________;Y________. (2)可以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的是 ________,可以把粗盐浊液中的难溶物除去的是________(填编号) 三、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4.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5.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① A.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下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②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3)在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③________(填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B符合题意;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液面不低于滤纸边缘,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2.【答案】D 【解析】【解答】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在过滤中搅拌,否则,易导致滤纸破损,使过滤失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过滤实验,实验中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3.【答案】D 【解析】【解答】A、在取用粗盐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过滤操作中,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故A正确; B.过滤操作中,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缝隙流下,故B正确; C.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正确; 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5.【答案】C 【解析】【分析】A、运用酒精和水互溶且都是液体,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解答. B、运用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溶于水,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解答. C、运用氧化铜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硫酸铜溶于水,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解答. D、运用氧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解答. 【解答】A、酒精和水互溶且都是液体,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因为过滤是除去液体中的固体不溶物的操作方法. B、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溶于水,不能过滤得到某种固体,蒸发还是得到二者的混合物,故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 C、氧化铜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硫酸铜溶于水,水溶解硫酸铜溶氧化铜不溶,过滤得到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溶液,硫酸铜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硫酸铜固体,故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解答. D、氧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物质全部变为氢氧化镁,所以不能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 故答案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过滤和蒸发结晶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答案】D 【解析】【解答】A、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后,可得到初步提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有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据此结合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蒸发要在蒸发皿中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以防止液滴飞溅,B符合题意; C、蒸发皿的温度很高,要用坩埚钳将它移走,不能用手拿,以防烫伤,C不符合题意; D、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余温能将剩余的水分蒸发,不要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蒸发结晶的有关知识,在该实验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是液体受热均匀。并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故粗盐提纯实验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选:A. 【分析】根据粗盐是一种含有少量泥沙的食盐,由粗盐提纯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Mg(OH)2不溶于水,NaCl、CuCl2都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先分出Mg(OH)2;要将NaCl、CuCl2分离,可以先用氢氧化钠将CuCl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然后再加盐酸将氢氧化铜转化为CuCl2;故选D. 【分析】根据Mg(OH)2不溶于水,NaCl、CuCl2都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先分出Mg(OH)2,所有的钠盐都溶于水,需要将CuCl2转化成沉淀,分离出来,再转化为CuCl2. 二、填空题 10.【答案】DEBCA;①③⑥⑦⑧ 【解析】【解答】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是固体先加水溶解,然后再较高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冷却降温结晶,再过滤分离出硝酸钾,将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钠. 【分析】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用溶解、过滤、蒸发,根据不同的混合物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 11.【答案】溶解;过滤;蒸发;D;引流 【解析】【解答】(1)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应先把粗盐进行溶解,以达到把食盐与不溶性杂质初步分离;然后进行过滤,彻底除去不溶性杂质;最后进行蒸发,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以获得食盐;故答案为: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2)溶解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过滤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操作中使用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因此,三个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为玻璃棒;故答案为:D; (3)过滤操作中,应使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直接倾倒时液体冲破滤纸,此时玻璃棒的作用称为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分析】粗盐提纯一般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几个操作过程,而这几个操作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为玻璃棒. 12.【答案】石英沙;过滤;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将A层物质与B层物质隔离;不可以 【解析】【解答】在自制净水器时上层放的是比较疏松的物质,把较大的不溶物过滤掉,再向下放入的物质比较细腻,可以把细小的不溶物过滤掉;如果将这两种物质位置颠倒,会将大量的不溶物聚集在最上边,使过滤速度很慢;纱布的作用是隔离开上下两种物质;简易净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除掉,所以不能把硬水软化. 【分析】在自制净水器时上层放的是比较疏松的物质,把较大的不溶物过滤掉,再向下放入的物质比较细腻,可以把细小的不溶物过滤掉;如果将这两种物质位置颠倒,会将大量的不溶物聚集在最上边,使过滤速度很慢. 13.【答案】漏斗;蒸发皿;b;a 【解析】【解答】(1)图中X是漏斗,Y是蒸发皿; (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一般采用蒸发结晶.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小,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过滤能够除去不溶性杂质. 故答案为:(1)漏斗;蒸发皿;(2)b;a.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时要用蒸发结晶;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时要用降温结晶;过滤能够除去不溶性杂质. 三、综合题 14.【答案】(1)烧杯;漏斗 (2)低 (3)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漏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解析】【解答】解:(1)仪器①是烧杯,仪器②是漏斗 故答案为:①烧杯②漏斗(2)过滤操作中应遵循“二低”的原则,即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故答案为:低(3)①若滤纸破损,滤液过滤后会仍然浑浊②若滤液高于滤纸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则此时的滤液仍然浑浊③若滤纸高于漏斗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则此时的滤液仍然浑浊. 故答案为:①滤纸破损②滤液高于漏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即可.(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一贴: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滤纸不符合规格②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③滤液高于滤纸边缘④滤纸破损⑤漏斗没有洗净⑥盛放滤液的烧杯没有洗净⑥玻璃棒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等.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A (2)吸附 (3)D 【解析】【解答】解:(1)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防止把滤纸划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2)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可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3)操作③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故不该出现. 故答案为:(1)A;(2)吸附性;(3)D. 【分析】(1)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2)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解答;(3)根据圆形滤纸折叠处理的方法分析判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下册 11.3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实验 活动 粗盐 中难溶性 杂质 去除 练习题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72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