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第三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第三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第三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第三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 掌握第四段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包括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文言句式以及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重难点】 掌握第四段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包括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文言句式以及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导学流程】 1、 了解感知 回顾前三段的文言现象,朗读文章。 2、 深入学习 (一)研读第四段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 句式: 译文: 2.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使: 递: 得: 译文: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哀: 不暇: 鉴: 译文: 3、 文言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名作状,从骊山)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铛、石、块、砾,名词作动词,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沙砾。)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走) 【一词多义】 一: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 (全都。) 5、用心一也 (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爱: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族) 焉: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而: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第三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专题 历史 回声 阿房宫 课时 导学案 苏教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84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