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一).doc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一).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中 难 地球运动规律 1 2 大气运动规律 3、4、14 水体运动规律 10 11 地壳运动规律 5、6、7 12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8、9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2018山东临沂二模)埃及阿布辛贝神庙(3106′E,223′N)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奠基日两天里,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会穿过尼罗河,穿过神庙65米深的大厅和门廊,直射到神庙尽头的圣坛,撒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下图为阿布辛贝神庙景观。据此回答1~2题: 1.阿布辛贝神庙大门的朝向为 ( ) A.正南 B.东偏北 C.正东 D.东偏南 2.根据材料可以推断 ( ) A.神庙所在地区一年有旱雨两季 B.神庙东部地势平坦或水面开阔 C.“太阳节”时尼罗河为丰水期 D.该地地质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解析:1.D 2.B 第1题,2月22日日出东南方向,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会穿过神庙大厅和门廊,说明大门的朝向为东南。第2题,神庙所在地区气候干旱,为沙漠气候区,地质作用以风力侵蚀或堆积为主;“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会穿过尼罗河”射到神庙,日出东南方向,说明神庙东部不挡光,可能是地势平坦或尼罗河水面开阔。尼罗河的丰水期为6~9月,太阳节为2月22日。故B符合题意。 (2018广东深圳一模)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酷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下图示意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大量堆积 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 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 D.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 4.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 ) A.德雷克海峡 B.威德尔海 C.罗斯海 D.别林斯高晋海 解析:3.D 4.C 第3题,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南极地区由于气温极低,故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高,D项正确。第4题,威德尔海和德雷克海峡此月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罗斯海处等压线较密集,位于低压中心西侧低压槽附近,受冷锋影响,多狂风暴雪,故C项正确;别林斯高晋海虽也处于低压,但等压线相对较稀疏,风力较小。 (2018广东广州二模)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如图所示。据此回答5~7题: 5.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 ) A.风力堆积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流水堆积地貌 D.火山地貌 6.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 ) 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 7.下列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的是( ) A.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 B.探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 C.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 D通过粗玄岩中的生物化石证明海陆变迁 解析:5.D 6.A 7.C 第5题,M地岩层中含有玄武岩,且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所以M地地貌应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第6题,读图可知,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西南方向,该方向放射状节理数量多且长,故A项正确。第7题,无法通过图中信息判断该地为向斜还是背斜,所以不能探明地下淡水资源,A项错误;该地为火山地貌,不会有煤炭、油气资源,B项错误;根据该地的岩层类型,可以推断其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故C项正确;粗玄岩为玄武岩,没有化石,D项错误。 (2018福建宁德二模)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Ⅲ所代表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 A.常绿阔叶林 B.马尾松林 C.落叶阔叶林 D.山地矮林 解析:8.B 9.A 第8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图中Ⅲ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小且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1 000~ 1 500 米),位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这种植被只有在夏季枝叶才比较茂密,因此该季节是夏季,短尾猴选择在海拔较高、植被茂密、食物更丰富、气温更适宜地区活动。故B项正确。第9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短尾猴的食物主要来自林区,马尾松林海拔较低,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不丰富,短尾猴食物较少;另外落叶阔叶林和山地矮林具有季节性,在冬季提供的食物较少,而常绿阔叶林位于500~1 000米的海拔范围内,人类活动较少,而且植被常年茂密,短尾猴的食物较多,故A项正确。 (2018•全国仿真模拟)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蒸腾 11.树干液流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云层厚度 B.土壤黏性 C.温度高低 D.太阳辐射 解析:10.D 11.D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白天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密度大于夜晚,晴天时液流密度大于阴天,主要是白天有太阳辐射,晴天太阳辐射强,蒸腾作用旺盛。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蒸腾,D项正确。降水、下渗不是主要环节,A、B两项错。蒸发不是植物的活动环节,C项错。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有太阳辐射或太阳辐射强,液流密度大。无太阳辐射或太阳辐射弱,液流密度小。说明树干液流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18河南濮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阿特拉斯造山带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地中海与撒哈拉地台之间,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构造带:内带、泰勒隆起带、前渊带、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新生代时期构造带的地质变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脉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使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图甲为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分带图,图乙为沿AB线的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剖面图。 (1)简述阿特拉斯造山带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2)说明阿特拉斯山脉隆起对其东南和西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8分) (3)请指出阿尔及利亚开发太阳能的有利条件。(6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位置进行判断,阿特拉斯造山带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联系地壳运动从挤压抬升、隆起等角度分析。第(2)题,结合图中位置判断,山脉东南为热带沙漠气候区,西北为地中海气候区,山脉东南和西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从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太阳能开发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主要从纬度、天气等方面分析太阳辐射强,进一步分析沙漠地价低。 答案:(1)阿特拉斯造山带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大高原;在挤压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上升到撒哈拉地台之上,内带上升到泰勒地区之上;泰勒地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形成褶皱隆起带,众多大型凸起构造共同构成阿特拉斯山脉体系。(8分) (2)山脉阻挡了大西洋水汽的输送,山脉东南侧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山脉西北侧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东南侧地表植被稀疏,以荒漠景观为主,西北侧植被覆盖率高,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东南侧河流稀少,西北侧河流较多,地表水资源丰富;东南侧以荒漠土为主,西北侧土壤发育较好(肥沃)。(8分) (3)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沙漠广布,地价便宜。(6分) 13.(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亚伯拉罕湖(52N,116W)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湖区冬季气温低。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湖口有人工大坝。这座湖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大量的冰冻气泡,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此外大风扮演着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图甲示意亚伯拉罕湖位置,图乙示意“冰泡”景观。 (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8分) (2)说明亚伯拉罕湖“冰泡”的形成过程。(8分)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题,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下垫面、洋流等,结合材料可知,亚伯拉罕湖位于52N,故纬度较高。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故海拔较高。群山环抱,导致冷空气不易扩散,图中信息显示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风的深入加剧了寒冷程度。第(2)题,注意说明的是形成过程,而不是分析原因。联系冰泡湖的形成条件,一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春夏季节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冬季腐烂,二是湖泊地区气温急速降到冰点以下,导致气泡被阻滞在冰中,随着冰层加厚,冰泡形成。第(3)题,易于观赏拍摄需要有晴朗的天气,冰透明且无覆盖物,则更易观察,联系湖水四季清澈,透明度高。再联系地形和冬季风来源分析风力较大,使表层的雪等覆盖物被吹走,表面透明,利于观赏。 答案:(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又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8分) (2)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冬季腐烂后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冬季气温低,湖区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气泡被阻滞在冰水中;随着冰层加厚,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8分) (3)冬季受北美高压影响,晴天多;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泊呈东北—西南走向,与东北风风向大体一致,湖口狭窄部分向东北部敞开;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风力大,易将冰面的积雪吹走;大风和冰雷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故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被观察拍摄。(8分) 三、优选题(10分) 14.(2018•山东烟台一模)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如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回答(1)~(3)题:(10分) (1)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3分)( ) A.南坡小于北坡 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 C.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D.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2)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3分)( ) A.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 B.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 C.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 D.北坡为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 (3)推测该山地(4分)( ) 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 B.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C.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 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解析:(1)C (2)D (3)B 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冬季南坡大于北坡,A项错;在春季南坡年变化小于北坡,B项错。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C项正确;南坡夏季整体上大于冬季,D项错。第(2)题,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坡为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D项正确;南坡积雪面积小,反射太阳辐射比北坡少,A项错;北坡水分条件较好,植物分布一般较多,地面增温速度慢,B项错;不能体现南坡人类活动少,C项错。第(3)题,该山地南坡、北坡差异明显,山脉应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山脉一般比较东坡、西坡,A、C项错;北坡冬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小,是阴坡,说明位于北半球,可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B项正确;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北坡是阳坡,D项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一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模块 综合 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89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