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 鲁科版.doc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 鲁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 鲁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课时作业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 A.SO2漂白纸浆 B.纯碱清洗油污 C.Na2S除污水中的Cu2+ D.漂白粉漂白织物 解析:SO2漂白纸浆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A错误;纯碱清洗油污,利用了纯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油脂能水解彻底,B错误;Na2S除污水中的Cu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利用的是CuS的难溶性,C错误;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的漂白粉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褪色,D正确。 答案:D 2.(2017浙江瑞安四校联考)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淡黄色物质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D.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 解析: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的淡黄色物质为过氧化钠,反应过程中Na、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气将SO氧化成SO,Cl、S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CO水解显碱性,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说明Fe3+将I-氧化成碘单质,Fe和I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C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区域的是( ) A.Cl2+2NaI===2NaCl+I2 B.CH4+2O2CO2+2H2O C.4Fe(OH)2+O2+2H2O===4Fe(OH)3 D.2H2O22H2O+O2↑ 解析:阴影3所表示的反应类型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为置换反应,错误;C为化合反应,错误;D为分解反应,错误。 答案:B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解析:在K2FeO4中,Fe显+6价,为铁的非常见高价态,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 答案:A 5.在化学反应:8NH3+3Cl2===N2+6NH4Cl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8∶3 B.3∶8 C.2∶3 D.3∶2 解析:在题述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NH3,只有部分NH3被氧化为N2,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D 6.氢化钙(CaH2)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H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解析: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A错误。 答案:A 7.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铬的化合物有以下循环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物质中只有Na2CrO4可做氧化剂 B.发生反应⑤,一定要加入氧化剂 C.发生反应①时,消耗Na2Cr2O7的个数与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6 D.从反应②来看,CrCl3不能用Cr(OH)3与盐酸反应来制取 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可判断Na2CrO4和Na2Cr2O7中Cr均为+6价,所以都可做氧化剂,而两者之间的转化并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B错误;发生反应①时,Na2Cr2O7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则1 mol Na2Cr2O7可得到6 mol电子,故C正确;Cr(O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CrCl3,故D错误。 答案:C 8.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1)16H++10Z-+2XO===2X2++5Z2+8H2O (2)2A2++B2===2A3++2B- (3) 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Z2+2A2+===2A3++2Z- B.Z2在(1)、(3)反应中做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Z2>B2>A3+ D.X2+是XO的还原产物 解析:由反应(1)可知氧化性:XO>Z2,由反应(2)可知氧化性:B2>A3+,由反应(3)可知氧化性:Z2>B2,综上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Z2>B2>A3+,结合选项分析可知B不正确,Z2在(1)中是氧化产物,在(3)中做氧化剂。 答案:B 9.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H+、N2、Cl-六种粒子。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解析:反应方程式为3ClO-+2NH===N2↑+3H2O+3Cl-+2H+,该反应的还原剂为NH,故A错误;N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0,则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3 mol电子,故B错误;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D正确。 答案:D 10.(2017湖南株洲质检)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CuI)生成,且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 B.在SO2与I2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H2SO4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滴加KI溶液时,每转移2 mol e-会生成2 mol CuI沉淀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当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 CuI沉淀,D项正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再通入SO2气体,又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②,该反应中SO2做还原剂,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得到的还原产物是HI,故B、C均不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氧化性:Cu2+>I2,反应②中I2将SO2氧化,说明氧化性:I2>SO2,故A项错误。 答案:D 11.(2017河北张家口四校联考)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 Fe粉,充分搅拌后Fe粉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性:Zn2+>Cu2+>Fe3+>Ag+ B.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氧化性:Zn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练习 鲁科版 2019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元素 物质 世界 氧化 还原 反应 基本概念 规律 练习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89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