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 寒假训练10 总复习B.docx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 寒假训练10 总复习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 寒假训练10 总复习B.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寒假训练10总复习B 1.【2018年衡水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若斜面足够长,已知,,g取,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一、单选题 1.【2018年白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 2.【2018年广雅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C.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等值反向的一对力,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3.【2018年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4.【2018年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5.【2018年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 A.15N B.20N C.35N D.40N 6.【2018年雅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某同学站在上升的电梯内,已知该同学体重为600N,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 A.该同学体重大于600 N B.该同学体重小于600 N C.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大于600 N D.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600 N 7.【2018年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高一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8.【2018年平遥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力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说明其受到的力大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具有加速度;物体具有加速度,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9.【2018年福州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用细绳将均匀球悬挂在光滑的竖直墙上,绳受的拉力为T,墙对球的弹力为N,如果将绳的长度增加,则( ) A.T、N均减小 B.T减小、N增大 C.T、N均增大 D.T、N均不变 10.【2018年广安、眉山、内江、遂宁第一次诊断】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关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B.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C.前2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s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D.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物体相遇 11.【2018年巴音郭勒州且末二中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μmg B.ma C.mFM+m D.μ(M+m)g 二、多选题 12.【2018年平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 C.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D.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 三、实验题 13.【2018年安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关于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________的科学思想方法. (2)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得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上所画的四个力中,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力是________. 14.【2018年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 A.m1=4g B.m2=10g C.m3=40g D.m4=500g (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所示为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15.【2018年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经3s落地,试求: ①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②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g取10m/s2) 16.【2018年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重50 N的重物A,用两根长均为l=30 cm的细绳悬在水平天花板上,悬点B、C间距离为48 cm,试求: (1)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画出物体A所受的重力分解的示意图; (3)两细绳中张力的大小. 寒假训练10总复习B 1.(1)小物块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为1.0m.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m/s. 【解析】(1)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的分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F2① F1+Ff=ma② 又因为 Ff=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a=gsinθ+μgcosθ=100.6m/s2+0.25100.8m/s2=8.0m/s2④ (2)小物块沿斜面上滑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则有 ⑤ 得==1.0m⑥ (3)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F2⑦ F1﹣Ff=ma⑧ 由③⑦⑧式得a=gsinθ﹣μgcosθ=100.6m/s2﹣0.25100.8m/s2=4.0m/s2⑨ 因为⑩ 所以==(或2.8m/s) 1.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但这是不对的;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其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C 【解析】当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就是要看车轮各部分的情况,所以车轮的大小相对于研究的范围不可以忽略不计时,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B错误;时刻是时间轴上的点,而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长度,“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C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故其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D错误。 3.A 【解析】只要物体在运动,其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故A正确;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慢,但速度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在增大,反之,速度在减小.故BD错误;速度的变化量,既与加速度有关,还与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则知,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减小,故C错误。 4.B 【解析】物体受到撞击力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并不受冲力的作用, 所以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B正确. 5.A 【解析】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故合力最大,最小,之间任意结果都可以;则都可能,不可能,故选项A正确。 6.D 【解析】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所处的状态无关,在电梯减速直至停止的过程中,人的重力保持不变仍为600N.故A错误,B错误;电梯减速上升,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地板压力小于600 N.故C错误,D正确. 7.C 【解析】只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不一定,故A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比如物体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开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运动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静摩擦力,故C正确;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比如随汽车一起启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动力,故D错误。 8.D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受力大小无关;速度很大的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合力为零;故B错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加速度,如合力为零时;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故D正确; 9.A 【解析】设绳子和墙面夹角为,对小球进行受析:把绳子的拉力T和墙对球的弹力为N合成F,由于物体是处于静止的,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合成F,即,根据几何关系得出:,,先找到其中的定值,就是小球的重力,是不变的,随着绳子加长,细线与墙壁的夹角减小,则增大,减小;减小,减小;所以:T减小,N减小,故选项A正确。 10.AD 【解析】甲和乙都在t=0时刻开始运动,故A正确.由图可知甲从原点出发,乙从距原点2m处出发,故B错误.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从图象中看出直线甲斜率大于直线乙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者位移相等,两物体相遇,故D正确. 11.BC 【解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根据二力平衡来计算的,不能根据f=μFN来计算的,所以A错误;对小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摩擦力作为合力,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所以B正确;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加速度a=FM+m,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ma=mFM+m,所以C正确;对小车受力分析可得,F-f=Ma,所以车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F-Ma,所以D错误。 12.BD 【解析】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做减速运动到零.故A错误,B正确.当速度为零,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此时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即重力与弹簧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故D正确. 13.等效F 【解析】(1)该实验中,用两个力拉绳套和一个力拉绳套时,结点要到同一位置,即要求作用效果相同,故采用了“等效”的科学思想方法。 (2)该实验中,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理论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力是F。 14.(1)A (2)C (3)D (4)0.16 (5)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解析】(1)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先使某一个量不变化,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运用控制变量法,故选A;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A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B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图象是直线,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C正确;当不满足的条件时,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就不能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D错误;故选C; (3)实验时要求小车质量M要远远大于砂及砂桶的质量m,D中M与m相等,所以D最不合适; (4)根据得:; (5)图中图象与横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拉力大于0时,加速度等于0,说明物体所受拉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合力大于0,即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15.(1)8m/s2 (2)10N 【解析】(1)由得, a=. 故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 则f=mg﹣ma=50﹣58N=10N 故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0N. 16.(1)(2)略 (3)41.7 N 【解析】 将A的重力沿两根细绳方向分解,如右图所示,则有2Fcos α=G,F=,又在几何三角形△ABD中cos α==0.6故F= N=41.7 N-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 寒假训练10 总复习B 2018 2019 年高 物理 寒假 训练 10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90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