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9 细胞的增殖.docx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9 细胞的增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9 细胞的增殖.docx(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寒假训练09细胞的增殖 1.【2017北京卷】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答案】B 2.【2017浙江卷】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实验选用的醋酸洋红溶液属于碱性染料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中期细胞可看到完整的染色体组型 【解析】用质量分数10%盐酸解离可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A正确;染色体染色可选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B正确;装片制作的实验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染色体组型是观察后再经过排列后形成的,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D错误。 【答案】D 3.【2016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解析】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B错误;在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此时染色质呈现细长的丝状,进入分裂期,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因此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C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持续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D错误。 【答案】C 1.【2017-2018学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4月月考】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能形成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A.图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4.【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5.【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6.【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酶参与 C.分裂后期细胞中形成纺锤体,使子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持续时间短 7.【2017-2018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考】在一次有丝分裂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8.【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9.【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是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出现 B.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有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10.【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第二学期联考】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解离环节,需要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 B.在漂洗环节,需要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漂洗1〜2分钟 C.在制片环节,需要在盖玻片上覆盖滤纸,然后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使细胞分散开 D.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方法是不同的 11.【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解离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 B.用清水漂洗可洗去碱性染料以保持细胞活性 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D.可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12.【2017-2018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表示某同学进行某次实验的基本橾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就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酒精进行漂洗 C.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 D.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如果此时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则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的S期 1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图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部分简图,图2是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变化,据图回答: (1)图1是_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1的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1缺少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在核糖体上。 (3)图1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8的时期有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1中表示细胞分裂后期的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__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简述该时期的分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BD段对应图1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4.【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下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清水漂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对___________进行染色,与其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 A.双缩脲试剂 B.醋酸洋红液 C.龙胆紫溶液 D.重铬酸钾溶液 (4)在制片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将另一侧轻轻缓慢放下,这样操作可以防止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镜检时,发现细胞相互重叠,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假训练09细胞的增殖 1.【解析】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A错误;DNA合成抑制剂抑制DNA的复制,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成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其不能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错误。 【答案】C 2.【解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在细胞分裂期以染色体形式存在,其他情况下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B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也没有染色体,C错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D正确。 【答案】C 3.【解析】图示为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处于前期;②细胞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③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后期;④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图中四个细胞表示的是分裂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缺少间期,A错误;①是前期,②是末期,③是后期,④是中期,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B正确;该种生物的细胞核中含有6个DNA分子,而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则细胞中含有的DNA分子数应该大于6,C错误;图③中染色体数目随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会暂时加倍,D错误。 【答案】B 4.【解析】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碎片,而不是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 【答案】B 5.【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形成细胞板,A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最终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D错误。 【答案】C 6.【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赤道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研究方便,虚拟的类似赤道一个位置,A错误;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酶参与,B正确;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在分裂后期纺锤丝牵拉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持续时间长,D错误。 【答案】B 7.【解析】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而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错误;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而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B错误;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错误;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D正确。 【答案】D 8.【解析】①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说明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③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相等,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①→②的过程中,着丝点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前后未发生改变,C正确;②→③表示后期到末期的变化,而染色单体相互分离表示后期的变化,D错误。 【答案】C 9.【解析】无丝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这是与有丝分裂最典型的区别,A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出现,但DNA(或染色质)依旧复制的,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但得到的子细胞中得到的遗传物质与亲本细胞中的相同,染色体数应该相同,C错误;无丝分裂中没有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D错误。 【答案】B 10.【解析】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解离环节,若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则需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A正确;在漂洗环节,需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分钟,B错误;在制片环节,在染色后的根尖上盖上盖玻片后,需要在盖玻片上覆盖滤纸,然后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使细胞分散开,C正确;在制片环节,使细胞分散开后,若要制成永久装片,可用干冰法,取掉盖玻片,室温下风干一昼夜,因此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方法是不同的,D正确。 【答案】B 11.【解析】用稀盐酸解离可使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从而使组织细胞分离,A正确;在用碱性染料染色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解离液,此时细胞没有活性,B错误;常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C错误;根尖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动态分裂的过程,D错误。 【答案】A 12.【解析】该实验中所用的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而成,A错误;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应该用清水进行漂洗,B错误;龙胆紫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都是碱性染料,都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因此实验过程中采用的龙胆紫染液也可以换用醋酸洋红染液,C正确;最后在观察装片时,会发现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分裂的间期,如果此时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则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的G1期和S期的交界处,D错误。 【答案】C 13.【解析】(1)图1细胞为方形,表示有细胞壁的存在,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根据分裂期各期特征判断,ABCD分别处于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图1的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1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图1细胞中B、C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图1中A表示细胞分裂后期,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DE段,此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之下向细胞两极移动。(4)图2中BD段对应前期、中期,对应图1中BC。 【答案】(1)植物有细胞壁 BCAD (2)间 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BC A DE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BC 14.【解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取分裂旺盛的分生组织,新生根尖满足这一要求。(2)用清水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同时便于下一步染色。(3)该实验通过观察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变化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卡宝品红、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均为碱性染料,均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4)在制片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将另一侧轻轻缓慢放下,可以防止出现气泡。(5)镜检时发现细胞相互重叠,其原因可能是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答案】(1)新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染色质(染色体) BC (4)气泡 (5)解离不充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9 细胞的增殖 2018 2019 年高 生物 寒假 训练 09 细胞 增殖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90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