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四(二)(含解析).docx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四(二)(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四(二)(含解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 1.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并指出其语言标志词。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判断句,者……也 ②被动句,为……所 ③省略句,省略“于” ④状语后置句(也称介宾短语后置句),于 ⑤状语后置句,以 ⑥状语后置句,于 ⑦宾语前置句,唯……是 ⑧状语后置句,于 ⑨定语后置句,之……者 ⑩被动句,被、见 ⑪被动句,为 ⑫宾语前置句,何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愿以节义廉耻风导之,使人知自重。……” 司马光曰:“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邵见之矣。”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有删改) (1)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邪刻薄、浮夸奢靡(的风气)。(采分点:“京师”“视效”“尚”,语意通顺) (2)我听说(有些人做官如果)不能实现志向(时),便把俸禄职位看得微不足道;有违自己追求的道义(时),就把功名富贵看作尘土草芥。(采分点:“顾”“锱铢”“道”,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考中进士后,担任文州曲水县令。正值神宗即位要求百官进言,宇文之邵于是上疏说:“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邪刻薄、浮夸奢靡(的风气)。公卿大夫是百姓的表率,应该用好的名节勉励自己,可是他们却争先以势利混杂在一起。希望陛下用崇尚节义廉耻的风气引导他们,让他们懂得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司马光说:“我听说(有些人做官如果)不能实现志向(时),便把俸禄职位看得微不足道;有违自己追求的道义(时),就把功名富贵看作尘土草芥。现在我从宇文之邵身上看到了。”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吕大防,字微仲,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封汲郡公。大防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大防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节选自《宋史吕大防传》,有删改) (1)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任免官员,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希求)声誉。(采分点:“进退”“干”“市”“邀”,“干以私”状语后置) (2)(吕大防)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庄重)。(采分点:“嗜好”“游目”“燕居”,省略句) 参考译文 吕大防,字微仲,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丞,封为汲郡公。吕大防在朝正直,任免官员,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希求)声誉,一共八年,始终如一。吕大防身高七尺,眉目清秀,神采飞扬,声音如钟。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庄重)。每当朝会时,威武严肃,姿态端好,神宗经常目送他离朝。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杨津字罗汉,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节选自《北史》卷四十一,有删改) (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急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禀告了杨津。(采分点:“因”“白”,大意对) (2)至于说下边有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其属官,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写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地责备他们。(采分点:“浊货”“公”“切责”,定语后置句,大意对) 参考译文 杨津字罗汉,外任岐州刺史。有(一个)武功地方的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了。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急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禀告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乘着怎样的马,在城东面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是谁,如果是谁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出城来,说是自己的儿子。杨津于是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害怕而守法。至于说下边有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其属官,杨津从来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用写私人信函的方式严厉地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勉励,没有再犯法的了。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1)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景泰元年,(程信)请求赈济京城附近的饥民,恢复河间因用兵而被罢免的学官、被遣送的生徒,皇上都批复可以。(采分点:“振”“畿辅”“复”“报”,句意通顺) (2)程信说:“守备重臣,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评论者认为他做得对。(采分点:“所以”“非常”“乃”“有司”“韪”,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程信,字彦实,他的祖先是休宁人,洪武年间戍守河间,于是在那里安家。程信考中正统七年进士,被授予吏科给事中。也先侵犯京城,程信督率军队守卫西城门。都督孙镗攻击也先失利,想进城,程信不让进,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孙镗越战越勇,也先于是退却。景泰元年,(程信)请求赈济京城附近的饥民,恢复河间因用兵而被罢免的学官、被遣送的生徒,皇上都批复可以。 程信征讨南蛮时,皇上特许他可以便宜行事。直到班师回朝,不曾擅自奖赏杀戮一人。他说:“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而授予别人。有幸事情集于我一身,总是自己专断,这不是人臣所应该做的。”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说:“守备重臣,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评论者认为他做得对。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登进士第。调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为饶州教授,摄郡。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以服他人。”卒役之。通判江州。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白桧,罢去。(节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改) (1)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叶义问按法律处置了他,徐俯本来打算举荐叶义问,非常生气,徐俯于是把推荐书放在袖子里给了他。(采分点:“绳”“举”“袖”,句意通顺) (2)豫章郡守张宗元得罪了秦桧,有人用流言中伤他,案件交到张常先那里。(采分点:“忤”“中”,“以飞语”状语后置句,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建炎初年,叶义问进士及第。调任临安府司理参军。范宗尹做宰相,叶义问和沈长卿等人上疏揭发他的恶行。任饶州教授,代理州事。当年旱灾,因为叶义问自行决定开官仓赈济百姓,提刑黄敦书弹劾他,皇帝下诏不再追究。从前的枢密史徐俯门下僧人犯罪,叶义问按法律处置了他,徐俯本来打算举荐叶义问,非常生气,徐俯于是把推荐书放在袖子里给了他。 叶义问任江宁知县。召秦桧的亲友服役,同僚不同意,叶义问说:“不这样做,那又怎么能让别人心服。”最终令他们服役。任江州通判。豫章郡守张宗元得罪了秦桧,有人用流言中伤他,案件交到张常先那里。张宗元路过九江,张常先发文书给叶义问,命他阻拦张宗元的船只,叶义问扔掉文书说:“我宁可领罪,也不做坏事。”张常先告诉秦桧,叶义问罢官而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四二含解析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新增 一轮 复习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精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92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