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和热量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解析:1.B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稀少,因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较多,集中于7、8月份,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判断出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 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下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 ) A.红叶谷 B.香山 C.栖霞山 D.五指山 4.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 ) 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 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 解析:3.A 4.B 第3题,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第4题,影响红叶观赏时间的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 (2019山西联考)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及周边略图(图甲)和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乙),据此完成5~6题。 5.图乙所示自然带符合图甲中的( ) A.阴山 B.贺兰山 C.吕梁山 D.秦岭 6.气候对该区域山地的影响是( ) A.秦岭的北坡自然带比南坡简单 B.吕梁山西坡的森林带下限高度比东坡高 C.贺兰山东坡森林带下限高度比西坡高 D.阴山的阴坡自然带比阳坡复杂 解析:5.C 6.A 第5题,依据图乙可知,山地分东西坡、且东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只有吕梁山符合。第6题,秦岭北坡(阴坡)因光热条件差,植被少,带谱结构比南坡简单;由图乙可知,吕梁山西坡森林带下限高度比东坡低;贺兰山东坡比西坡水分条件好,东坡森林带分布的下限比西坡低;阴山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光热条件不及南坡好,则北坡(阴坡)自然带比南坡(阳坡)简单。 如图示意某山地1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7~8题。 7.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 A.丙坡雪线低于甲坡 B.乙坡度大于丁坡 C.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D.该山地位于低纬度 解析:7.D 8.C 第7题,1月份北半球大陆内部的山地,北坡为阴坡,同海拔位置相比,气温较低,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图中四地均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但丁地位于南坡,说明丁地海拔最高,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8题,由题干“山地位于南半球”可知,丙坡属于西坡,甲坡属于东坡,东西坡气温相同,雪线主要受盛行风向影响,但无法确定风向,不能确定丙坡与甲坡哪坡属于迎风坡,坡度也无法确定,故A、B项错误;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山地气温低于0 ℃,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有终年积雪,故C项正确;该山地1月份等温线最高温度为0 ℃,说明该地位于较高纬度,故D项错误。 由于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原始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替代的现象叫做演替。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由于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现在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已经处于演替的后期阶段,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如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为( ) A.红松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 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针阔混交林—高山冰雪 D.红松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 10.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光照 D.土壤 解析:9.A 10.D 第9题,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较低,山麓地带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应是针阔混交林,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应依次是林地、草甸、苔原,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第10题,根据材料“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判断东坡地势较平坦处,受流水侵蚀作用弱,土壤肥力较高。 (2019潍坊质检)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人类活动 12.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 B.纬度低 C.地势高 D.降水多 解析:11.D 12.C 第11题,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因而福州城区降温速度慢,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晚。福州城区与郊区海陆位置、纬度和地形等相差较小。第12题,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相应提前。广西南部濒临南海,海陆位置与广东相差不大;广西与广东纬度相当,两地降水都较丰富。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道:离开蒙特港区,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区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沙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试对“沿途雪峰、火山、密林共存”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雪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山脉西部自然景观为________,而山脉东部自然景观为________,分析产生这种景观差异的原因。 解析:第(1)题,探险线路西侧,经过安第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山顶被积雪冰川覆盖;同时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有火山分布;探险线路地处西风带,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森林茂密。第(2)题,该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主要是水分差异,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答案:(1)雪峰:山脉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多 火山:位于板块的碰撞区(或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密林:盛行西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2)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荒漠 原因: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下表为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序号 海拔范围/m 面积/km2 1 <100 51 407.8 2 100~300 53 971.5 3 300~500 74 440.0 4 500~700 8 641.8 5 700~900 7 338.5 6 900~1 100 12 217.8 7 1 100~1 300 1 572.8 8 1 300~1 500 1 138.8 9 >1 500 1 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湖南省1 500 m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要从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分析。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高度间隔相同,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第(3)题,1 500 m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所以物种丰富度低。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因素。 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 m(或6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 m(或600 m)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 m(或600 m)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若答出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也可)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 m。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 m,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含解析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十七 自然地理 环境 差异性 解析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93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