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分散系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
《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分散系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分散系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分散系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 (3)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2)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3)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 (4)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 (5)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 (6)冰水共存物为纯净物( ) (7)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 (8)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9)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10)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2)MnO、AlO均为阴离子。(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8)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9)纯碱属于盐。(10)H3PO2为一元酸。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横线上: 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明矾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 ⑦Fe(OH)3 ⑧NaCl溶液 ⑨H2SO3 ⑩淀粉溶液 ⑪泥水 答案 ① ②⑨ ③⑦ ④⑤ ⑥ ⑧ ⑩ ⑪ 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胶体。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2.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归纳总结(教师用书独具) 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1.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沼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清洁能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B.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 C.碘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 D.生活中常用的淀粉、蔗糖、葡萄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答案 B 解析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都属于烃类,A项正确;加碘食盐中添加的含碘物质是KIO3,B项错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碘酒、“84消毒液”、75%的酒精都可用于消毒,C项正确。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P2O5、N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B.NaH、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 C.NH3H2O是弱碱,所以NH4NO3为弱电解质 D.磁性氧化铁、水玻璃、液氨均为混合物 答案 AB 解析 硝酸铵是易溶于水的盐,属于强电解质,C项错误;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液氨是氨的液态存在形式,均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3.(2019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电解质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Na2O、NaOH、Na2CO3、NaCl、Na2SO4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且均含有钠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故①正确;②Na2O和NaOH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Na2CO3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NaCl、Na2SO4与硝酸不反应,故②错误;③Na2CO3、NaCl、Na2SO4是钠盐,都能溶于水,NaOH是可溶性强碱,Na2O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因反应而溶于水,故③正确;④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④正确;⑤Na2O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NaOH属于碱,Na2CO3、NaCl、Na2SO4属于盐,故⑤错误;⑥NaCl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不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故⑥错误。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③④。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根据上述判断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反应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潮解 ⑩冰的熔化 ⑪FeCl3的水解 ⑫石油的裂化、裂解 ⑬蛋白质的盐析 ⑭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①③④⑨⑩⑬ ②⑤⑥⑦⑧⑪⑫⑭⑮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3.根据物质类别,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形成知识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构建网络一大片: 从物质的分类上,纵向、横向构建知识分类意识。横向以化合价为基础,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会分析物质的化学转化关系;纵向则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差异,把握物质性质差异性。 物质变化类型 (1)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 (2)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3)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4)Na2CO310H2O的风化是化学变化( ) (5)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6)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 (7)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1.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 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①用铝箔包装物品 ②NaHCO3作为食品工业的膨松剂 ③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④SO2漂白纸浆 ⑤液态丙烷作制冷剂 答案 ①⑤ ②③④ 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如: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Cl+Fe===FeCl2+H2↑ ②6HCl+Al2O3===2AlCl3+3H2O ③2HCl+CaCO3===CaCl2+H2O+CO2↑ ④HCl+NaOH===NaCl+H2O。 题组一 传统文化涉及物质变化的判断 1.(2018汉中高三检测)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C项,包含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两个化学过程。 2.(2018合肥二模)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常见古诗文记载 化学知识 A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B 《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C 《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D 《本草纲目》: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 答案 A 解析 冰变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而不能称为吸热反应。 题组二 生产、生活中涉及物质变化的判断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答案 D 解析 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在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答案 C 解析 A项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B项中涉及的都是化学变化;D项中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制容器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以及含盐腌制食物 B.生活中常用热的小苏打溶液除油污,利用的是水解反应吸热的特点 C.Mg可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Al可通过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取 D.用来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的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答案 AC 解析 Al与酸、碱均能反应,则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可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食物,A项正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其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达到除去油污的目的,B项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熔融的Al2O3制备金属镁和铝,C项正确;花生油和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花生油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程度较大,而牛油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饱和程度相对较大,D项错误。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nm 1~100nm >100nm 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 有沉淀或分层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 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4.Fe(OH)3胶体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6)将1mL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l3完全水解,则可制得Fe(OH)3胶体粒子少于0.001NA个( ) 答案 (1) (2)√ (3) (4) (5)√ (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的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其原因是。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原因是 。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原因是 。 答案 (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解析 (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的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发生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100nm)。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3)Fe(OH)3胶体中,Fe(OH)3胶粒数目远小于铁原子的数目。 (4)胶粒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很强。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nm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B.纳米Fe3O4磁流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提纯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答案 AB 解析 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到10nm之间,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2.(2018郑州联考)500mL2molL-1FeCl3溶液和500mL2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沉淀,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答案 B 解析 A项利用土壤胶粒的吸附作用;B项形成乳浊液,与胶体无关;C项为丁达尔效应;D项先是Fe(OH)3胶体聚沉,而后Fe(OH)3又溶于稀硫酸。 4.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答案 C 1.(2018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D 解析 D项,CaO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A项,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但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B项,SiO2制光导纤维是利用了SiO2可以对光进行全反射的性质,与其熔点和硬度无关;C项,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的两性无关。 2.(2018江苏,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答案 A 解析 A项,Fe3+遇SCN-溶液显红色,错误。 3.(2017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 A 解析 B项,ClO2具有氧化性,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不是还原性,错误;C项,SiO2硬度大,与其制造光导纤维无关,错误;D项,NH3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从环境吸收大量热,作制冷剂,与其溶于水无关,错误。 4.(2016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 D 解析 SO2能漂白是因为具有漂白性,A错误;NH4HCO3作氮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与受热易分解无关,B错误;Fe2(SO4)3作净水剂是因为在水溶液中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而净水,与易溶于水无关,C错误;Al2O3熔点高,难熔化,可作耐高温材料,D正确。 5.(2014江苏,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答案 B 解析 A项,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利用其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性质,与其熔点、硬度无关;B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碱式电离,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表现弱碱性;C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其中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而变质,但一般不用于漂白纸张,常用SO2来漂白纸张;D项,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于其颜色为红色且化学性质相对较稳定,常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A组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nm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答案 D 解析 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溶液(小于1nm)、胶体(1~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A项,雾属于胶体分散系,错误;B项,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错误;C项,石灰乳属于浊液分散系,错误;D项,KNO3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正确。 2.(2018青岛一模)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 B 解析 A项,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正确;B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制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 3.(2019乐山二模)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 C.纯碱属于碱类、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属于盐类 D.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 答案 D 解析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乙醇不具有氧化性;C项,纯碱属于盐;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有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 4.(2018河北正定中学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答案 C 解析 A项,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项,C60、液氯、HD都是单质,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石蜡是多种烃的混合物,与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不能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B.①②⑤⑦C.②③⑥D.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故错误;②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故错误;③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④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正确;⑤强电解质的稀溶液由于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故错误;⑥共价化合物在熔化状态下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正确;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6.(2019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答案 AC 解析 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100nm的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主要有:均一、稳定、有吸附作用,具有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其中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错误;B项,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正确;C项,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错误;D项,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正确。 7.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答案 BD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答案 B 解析 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H2O、CO,HCOOH是羧酸,Cu2(OH)2CO3是碱式盐,A项错误;CH3CH2OH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HCOOH分子中只有羧基中的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 9.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②④⑤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填字母)。 A.CO2 B.HCl C.NO2 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C (2)B D C A (3)化学变化 (4)DE (5)CaO+H2O===Ca(OH)2 B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B.浓H2SO4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HCl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 答案 D 解析 A项,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与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无关系,错误;B项,干燥气体体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错误;C项,明矾净水是因为其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错误;D项,在高温下,金属钠置换出TiCl4中的Ti体现了钠的强还原性,正确。 2.(2019海安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MgO熔点高,可用于电解冶炼镁 B.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C.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D.SO2具有氧化性,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 答案 C 解析 A项,MgO熔点高,电解前需要将其熔化,耗能大,制备Mg,电解熔融MgCl2而不是氧化镁,错误;B项,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常用于杀菌消毒,酒精具有挥发性,能用于人工降温,与消毒无关,错误;C项,还原Fe粉具有还原性,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用作食品袋中的吸氧剂,正确;D项,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用于漂白纸浆,与氧化性无关,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光导纤维、聚酯纤维均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石油是混合物,经过分馏可得汽油、柴油等纯净物 D.空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答案 A 解析 糖类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故其组成元素有且只有C、H、O三种元素,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其组成元素是C、H、O,A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汽油、柴油仍是混合物,C项错误;酸雨的主要成分为氮的氧化物形成的硝酸型酸雨和硫的氧化物形成的硫酸型酸雨,与碳的氧化物无关,D项错误。 4.(2019启东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CO2 答案 A 解析 A项,熔点高的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项,Cu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与FeCl3溶液呈酸性无对应关系;C项,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铅笔芯,与石墨具有导电性无对应关系;D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无对应关系。 5.(2018贵阳摸底考试)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 A B C D 物质 小苏打 食用油 淀粉 “84”消毒液 类别 碱 油脂(酯类)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混合物 答案 A 解析 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物质与类别不对应,A项符合题意;食用油是油脂,油脂属于酯类,物质与类别对应,B项不符合题意;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物质与类别对应,C项不符合题意;“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属于混合物,物质与类别对应,D项不符合题意。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C.可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 D.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答案 AD 解析 江水和河水中含有泥沙,泥沙水是胶体,遇到海水发生聚沉,B项正确;淀粉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胶体,D项错误。 7.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氢、空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四氯化碳 C.蛋白质、油脂、烧碱、碳酸钙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 答案 AB 解析 C项,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碳酸钙是电解质;D项,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8.(2019启东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置换反应M+X→N+Y其中M、N为单质,X,Y为化合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氧化物,则Y也一定是氧化物 B.若M为金属单质,则N一定为金属单质 C.若X是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N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若X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Y一定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A项,若X为氧化物,则Y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氟与水的反应,Y是氟化氢,错误;B项,若M是金属单质,则N可以是非金属单质,如铁和盐酸的反应,也可以是金属单质,如铝热反应,错误;C项,若X是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的单质一定是来源于化合物,所以N一定是非金属单质,正确;D项,若X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Y可以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铁和氯化铜反应;也可以是非金属化合物,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错误。 三、非选择题 9.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 ⑤。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答案 (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Cu(OH)2CuO+H2O CuO+H2Cu+H2O (4)① ②③ ④-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分散系讲义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省 2020 高考 化学 新增 一轮 复习 专题 化学家 眼中 物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393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