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微专题1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加练半小时 粤教版.docx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微专题1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加练半小时 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微专题1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加练半小时 粤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微专题1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方法点拨] (1)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有无可用条件法、假设法或牛顿第二定律等判断.(3)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4)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弹簧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弹性限度内),接触面上的弹力、绳上的弹力往往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1.(2017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月考)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1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 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2.(2017四川绵阳第一次段考)生活中常见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图2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质量为m,手机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θ,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 ) 图2 A.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mgcosθ,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 D.大小为mgsinθ,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 3.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3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缓慢向右拉动弹簧,当a弹簧的伸长量为L时,则( ) 图3 A.b弹簧的伸长量为 B.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 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 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4.(2018广东省珠海二中等校联考)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0m,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图4甲所示,当施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设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小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 ) 图4 A.k1=100N/m,k2=200 N/m B.k1=200N/m,k2=100 N/m C.k1=100N/m,k2=300 N/m D.k1=300N/m,k2=200 N/m 5.如图5所示,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斜面倾角θ=37,斜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固定不动.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小物块可能只受三个力 B.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4N C.弹簧弹力大小可能等于10N D.斜面对物块支持力可能为零 6.(2018广东东莞模拟)如图6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B.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A、B的质量之比为1∶tanθ D.A、B的质量之比为tanθ∶1 7.如图7,用橡皮筋将一小球(不计大小)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图7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答案精析 1.A 2.A 3.A [两根轻弹簧串联,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F=kx得x与k成反比,则得b弹簧的伸长量为,故A正确,B错误;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等于两根弹簧伸长量之和,即为L+L=L,故C、D错误.] 4.A [x<0.2m时,只压缩大弹簧,所以0~0.2m过程中图线的斜率等于大弹簧的劲度系数,k1==100N/m.当压缩量为0.3 m时,大弹簧被压缩了0.3 m,而小弹簧被压缩了0.1 m,则F=k10.3 m+k20.1 m=50 N,得k2=200 N/m,选项A正确.] 5.C [若不受弹簧的弹力,μmgcosθ<mgsinθ,则物块不可能静止,故物块一定受弹簧的压力,还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受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A错误;若要物块静止,μ(mgcos 37+F)≥mgsinθ,得:F≥4 N,故B错误,C正确;根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D错误.] 6.C [对A球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杆对A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A项错误;对B球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两个力合力为零,杆对B球没有弹力,否则B不能平衡,B项错误;分别对A、B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T=mBg,=(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故mA∶mB=1∶tanθ,C项正确,D项错误.] 7.A [小车静止时,橡皮筋弹力等于小球重力,即mg=kx1,橡皮筋原长设为l,则小球竖直向下的悬吊高度为l+x1=l+.小车匀加速运动时,设橡皮筋弹力为F,橡皮筋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Fcosθ=mg,橡皮筋长度为l+=l+,可得小球竖直方向悬吊的高度为cosθ=lcosθ+<l+,所以小球的高度升高,选项A正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微专题1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加练半小时 粤教版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专题 11 弹力 分析 计算 半小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459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