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 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情感目标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技能目标 1、通过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整合归纳能力。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法指导 列表归纳、图形展示、阅读分析材料,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金田起义浮雕。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出示洪秀全图片,介绍洪秀全。 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出示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教师小结,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2、金田起义 教师讲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 称“太平军”。 分析课本材料,周天爵的一封信,这封信说明了什么?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2、永安建制 出示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结果。 展示材料,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4、北伐和西征 出示形势图,体会太平军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 出示天京事变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定都天京后生活上的腐化情况,揭示出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它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其性质是一次内讧。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重建领导核心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写成了《资政新篇》;提拔了一些新的军事将领, 合作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7、后期的防御斗争 (1)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了浦口、三河大捷; (2)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李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3)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洋枪队和淮军的抵抗。展示曾国藩图片及对其介绍,了解其人及湘军对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 8、李秀成领导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 1、失败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用课件展示要点: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②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五、巩固总结 一个组织 拜上帝教 《天朝田亩制度》 两个纲领 《资政新篇》 金田起义 三个事件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四个阶段 兴起、发展、转折、失败 六、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东征 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 重建核心 永安建制 最终失败 天京陷落 金田起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部编人教版 历史 年级 上册 教案 太平天国 运动 免费 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29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