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doc
《2019-2020年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内容 分值 xx 选择、探究 4;9;35(2) 原子结构,符号的意义;分子的运动、间隔、斥力;元素 2+2+1 xx 选择、填空 3;9;29(5) 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分子在不断运动;由元素周期表获得信息 2+2+1 xx 选择 2;11 化学符号数字的意义;分子间间隔变化 2+2 xx 选择 6CD;14C 物质的组成元素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微粒性质的应用 1+0.5 2011 选择 5;13 元素的分类;微粒性质的应用(间隔、运动、斥力) 2+2 xx 选择 4;10 原子结构示意图;微粒性质的应用 2+2 xx 选择 9;6D 微粒性质的应用;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内质子数的关系 2+0.5 xx 选择 4;10 元素周期表;微粒性质的应用 2+2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是中考必须考查内容,分值为2~5分,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的形式呈现,一般在综合命题中也会出现,预计xx年河北中考中,分子以分子的性质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原子以原子结构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离子以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的电荷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元素以元素的宏观意义,联系列化合价、元素质量的计算为主要考点进行考查,在综合题中呈现也是主要形式。 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 微粒性质的应用 1.(xx河北中考9题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的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2.(xx河北中考11题2分)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3.(2011河北中考13题2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4.(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 5.(xx河北中考9题2分)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A.闻到气味) ,B.气体混合) ,C.刻出划痕) ,D.品红溶解) 6.(xx河北中考9题2分)如图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 ,A.闻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晾晒衣服) ,D.压缩空气) 7.(xx河北中考10题2分)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做饭时的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一块金属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间隔 原子的结构 8.(xx河北中考6题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反应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9.(xx河北中考4题2分)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0.(xx河北中考4题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20个质子 B.该元素离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40.08g 11.(2011河北中考5题2分)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31和碘-127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31和碘-127核内中子数不同 12.[xx河北中考29(5)题1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3.(xx河北中考4题2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镁 B.2Na—2个钠元素 C.3Fe2+—3个铁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14.(xx河北中考3题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分子:2N B.钙离子:Ca+2 C.两个氢原子:2H2 D.氧化镁:MgO 15.(xx河北中考2题2分)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2O B.O2 C.Mg D.H2O2 中考考点清单 分子和原子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xx、xx年考查)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如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金属铁、铜等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____________)构成的。 2.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________ 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___ 相同点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_______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________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一般温度越高,间隔________,分子和原子都可________构成物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____ 联系 分子能分解出原子,原子能构成分子 【特别提醒】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分子(或原子)的大小不变。 3.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常见现象 微粒性质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20滴为1mL计)中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________ 闻到气味,晾晒衣服 微观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热胀冷缩现象、三态变化,给轮胎充气,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 微粒粒子之间有________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_,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_,变成了别的物质的________。 变化过程: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5.分子运动现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A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 A烧杯中溶液________ 空气中不含有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将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另一个大烧杯罩住 A烧杯中溶液________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到A烧杯溶液中,使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 【装置拓展】如图,增加了乙装置,其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结构 原子 (2)原子中等量关系: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________(2011、xx年考查) 【易错警示】①虽然原子中质子和电子带电荷,但原子不带电。②并非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排一层,最多排布7层,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最多排2个,如果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硫原子为例)(xx年考查) ①原子数的应用:决定元素的种类。 ②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 一般________ 易________ 不稳定 非金属 原子 一般________ 易________ 不稳定 稀有气 体原子 8个(He为 ________个) 不易________ 稳定 结论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离子(xx、xx年考查) (1)离子:带电的________(或原子团)。 (2)分类 (3)离子符号的意义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xx年考查)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示 意图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构成微粒 的关系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正 负 5.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_______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____________(符号Ar)。 (2)计算公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易错警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将“1”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高频考点)(xx年考查) 1.元素(高频考点) (1)元素:是________(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不同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 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如Mg与Mg2+。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居前四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最多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含量最多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元素的分类:元素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含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xx、xx年考查) ①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O表示氧元素。 ②如果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氯Cl、铜Cu、钙Ca。 (2)元素符号的意义(以铁为例)(xx年考查) Fe 【易错警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计量数),那么该符号只有微观意义。如:2Fe只能表示两个铁原子。 (3)符号周围数字的表示(以氧为例) 3.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其特点为: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但电子层数相同。即周期数=电子层数。 (3)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4)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②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③同一周期(第一层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递增至8。 ④由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5)由元素周期表一格获取的信息(以铁元素为例)(xx、xx年考查) ①判断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种类的判别(2011年考查) 元素 ③相关计算:在原子中有两个等量关系式: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利用这两个等量关系式,可进行计算质子数或中子数或相对原子质量。 中考重难点突破 分子的运动及性质 【例1】(xx上海中考)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解析】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A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正确。液态水变气态,分子的质量不变,C错。水结冰,水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D错。故选B。 1.(人教九年级上册P49图3-4改编)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原子和离子 【例2】(xx济南中考)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解析】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是稳定结构,A正确。③④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同种元素,B正确。④中质子数11,电子数10,带正电荷,是阳离子,C错。②的最外层为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D正确。故选C。 2.(xx潍坊中考)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 B.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 C.酒精在X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CX2和H2X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应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 元素的概念 【例3】 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解析】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铈的原子序数是58,A正确;铈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质子数=原子序数=58,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其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D正确。故选B。 3.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是分子和原子 B.可能是两种离子 C.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D.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例4】(xx石家庄十八县联考)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 B.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解析】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A错误;2N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B正确;Mg2+中的“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C错误;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D错误;故选B。 4.(xx桥西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镁离子:Mg2+ B.2个氧原子:O2 C.氯化锌:ZnCl D.2个氮分子:2N 中考备考方略 一、选择题 1.(xx武威中考)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添加了香茅精油,使印出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驱走蚊虫,这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xx兰州中考)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3.(xx上海中考)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4.(xx清远中考)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Na+比Na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5.(xx苏州中考)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6.(xx唐山三模)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微粒 B.②表示的粒子的原子序数是10 C.②③⑤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 D.①表示的粒子为金属原子 7.(xx福州中考)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8.(xx原创)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9.(xx海南中考)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H2——2个氢元素 B.O2——2个氧原子 C.Mg——1个镁离子 D.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 10.(xx宜昌中考)绿色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1.(xx鄂州中考)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原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一个O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2.(xx荆州中考)下面所列各项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3.(xx海南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锌、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0 Zn 锌 65.38 32 Ge 锗 72.63 A.锌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 B.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C.锗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锗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2 二、填空及简答题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是_____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xx裕华模拟)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6.(xx宜昌中考)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2中m的值为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7.(xx天津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___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8.(xx武威中考)2015年3月18日,中科院院士谢毅教授凭借发现二维超薄半导体在提高光电、热电转换效率方面的工作,获得17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图Ⅰ、图Ⅱ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Ⅲ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Ⅲ中x的数值为________,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4个镓原子________;2个硫离子________。 (3)硫化镓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19.(xx厦门中考)“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B C D E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2019 2020 年中 化学 教材 知识 梳理 模块 物质 构成 奥秘 课时 11 微粒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2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