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练习 浙教版.doc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练习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练习 浙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见A本25页) 1.人类材料的发展史:__旧石器__时代→新石器时代→__铜器__时代→青铜器时代→__铁器__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__出现__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__特性和功能__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如__光电子信息__材料、__先进复合__材料、__超级陶瓷__材料、__新型金属__材料、__新型高分子__材料、__超导__材料等。 3.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方法一:铜能与__浓硫酸__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同时生成__二氧化硫__和__水__。 方法二:铜加热生成__氧化铜__,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__水__。 方法三:将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__硝酸铜__,然后将硝酸铜和__氢氧化钠__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最后利用氢氧化铜和__稀硫酸__反应制取硫酸铜。 4.制备物质工艺的选择方法原则:根据__原料成本__、__污染情况__、__利用率__、工艺步骤等。 A 练就好基础 基础达标 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A. 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 2.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正逐步用塑料管代替铸铁管作水管,其主要原因是( D ) A. 塑料管价格低 B.塑料管比铸铁管轻 C.塑料管易生产 D.铸铁管易生锈,浪费资源 3.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 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单质 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4.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用途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C ) A. 用铝合金作门窗 B.用铝合金作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电线 5.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钛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变。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此过程中作( C ) A. 吸附剂 B.干燥剂 C.催化剂 D.消毒剂 6.某书中有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坐在用火灼烧的高分子材料上,泰然自若,那么这种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C ) A. 易导电 B.绝缘性 C.绝热性 D.密度小 7.在浇筑三峡大坝的混凝土(成分中含有氧化钙)时,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水化放出的热量使坝体温度升高,技术人员在仓内埋设了许多管道,一旦温度升高,则通水冷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 B.混凝土是混合物 C.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D.钢筋混凝土中有金属材料 8.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 C ) A. 熔点低 B.不易腐蚀 C.硬度大 D.密度小 9.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B ) A. 羊毛衫 B.塑料脸盆 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 10.“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B ) A. 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 11.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内摆放的垃圾箱分类标志明显,绿色箱用来装可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再利用垃圾。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 B ) A. 废旧报纸 B.果皮 C.铝制饮料罐 D.废旧电池 第12题图 12.据报道,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世界上首个硼“足球烯”,它是由40个硼原子构成的硼球分子,这个由硼构成的新形态有望带来新的纳米材料,并可能在储氢中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关于硼“足球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硼“足球烯”是非金属单质 B.硼“足球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硼“足球烯”与C60的原子排列相同 D.化学性质与普通硼单质不同 B 更上一层楼 能力提升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4.为了解一种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取一小块这种材料在氧气中点燃,并通过实验证明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这种材料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A.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氧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D.无法作出任何判断 15.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 nm=10-9m)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C ) A.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16.“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C ) A. 实验室制O2∶2KClO32KCl+3O2↑ B.2C2H5OH+O22CH3CHO+2H2O C.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D.用铁屑、CuO、稀硫酸为原料制铜: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17.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 甲:CuCuOCuSO4 乙:CuCuSO4 丙:CuCu(NO3)2Cu(OH)2CuSO4 丁:CuCuSO4(丁通过查资料得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请你完成对上述方案的评价及回答相关问题: (1)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的是__乙__同学的方案,理由是 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 (2)理论上可行,但不经济的是__丙__同学的方案,最优化的是__甲__同学的方案。 C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18.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新材料有许多,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材料的是( C ) A. 医用人造血管 B.隔水透气的多分子薄膜 C.酒精——汽油 D.作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塑料 19.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C ) A. C点燃,FCOCO2NaOH溶液,FNa2CO3溶液 B.FeAgNO3溶液,FFe(NO3)2溶液NaOH溶液,FFe(OH)2 C.CaOH2O,FCa(OH)2溶液Na2CO3溶液,FNaOH溶液 D.Fe点燃,FFe2O3H2SO4溶液,FFe2(SO4)3溶液 20.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它在空气中可以自燃,下图是用新制的四氧化三铁与纯净的氢气制备“引火铁”的装置。 第20题图 (1)写出四氧化三铁与氢气反应生成“引火铁”的化学方程式:__Fe3O4+4H23Fe+4H2O__。 (2)B、C中所盛的物质分别是__氢氧化钠、浓硫酸__。 (3)加热前,如何检验装置中的空气是否排尽? 从导管末端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点燃不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空气已排尽 。 (4)未参加反应的氢气直接进入实验室中,可能引起爆炸,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__点燃反应掉(或用气球收集起来)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练习 浙教版 九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转化 材料 利用 发展 练习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3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