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2′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了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6′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17世纪,俄国在 、 、 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 3.时间: 。 4.内容:政治上:设立 ,掌管 。 ,经济上:鼓励兴办 ,引进西方 ,实行 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 ,建立 和 ,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同时,他还发展 ,改革 。 5.评价: (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 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 和 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 和 ,而拒绝西欧先进的 。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背景:(1) 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2)导火线: 战争的失败。 2.时间: 3.人物: 4.目的: 5.主要内容:① ; ② ;③ 。 6.实质: 7.性质: 8.影响(评价):①废除了 ,缓解了 ,使国家 ;②沙皇俄国的 。 【知识积累】2 ′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时间、领导者、目的、性质。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1861年改革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改变,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知识链接】 如果说20世纪是美苏争霸的时代,19世纪是强国瓜分弱国的时代,那么17~18世纪之交就是世界三大封建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这段时间欧亚大陆的版图上同时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帝王:西边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中部的沙皇彼得大帝,东部的康熙大帝。这三个人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幼年登基(路易十四5岁继位,康熙8岁,彼得10岁),都是在位时间超级长,(路易十四在位72年,康熙61年,彼得43年)。他们的人生经历也都颇为坎坷,路易十四幼年时经历了投石党人叛乱,被迫出走巴黎~康熙大帝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彼得大帝经历了姐姐索菲亚乱权和射击军叛乱,他们也都进行了锐意改革,并且发动了数次战争,巩固了自己的疆域和地位。 路易十四拓展贸易,发展海军,鼓励商业,对外扩张,先后对西班牙,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发动战争,前后打了50多年,而且始终保持了法国是欧洲第一强国(拿破仑都做不到)。路易十四一生征战,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有一句话:“朕即国家。”晚年把法国打的民穷财尽,经济濒临崩溃,有点汉武大帝的感觉,《乌德勒支和约》的签订更是让他的太阳王形象在法国人民心中荡然无存,他一手打造的专治制度也跟随他本人一起逝去,并引发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 康熙大帝废圈地,修漕运,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废匠籍,尊孔,笼络黄教,平三藩,收台湾,北征雅克萨,三征葛尔丹,奠定了中华秋海棠叶的版图。康熙大帝的一生文治武功,轻摇薄赋,给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虽然他本人文韬武略,东西学融会贯通(据说退朝后在后宫用手摇计算机开方,治河的时候帮大臣计算水的流量,还解剖过动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但是晚年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让中国失去了近代化的机会。 彼得大帝派遣使团去学习西方,甚至本人都到荷兰的造船厂学习造船技术,在本国发展工业,建立了第一批图书馆,医院,博物馆,强制性改掉了俄国人留大胡子的传统………全方位的改造了俄国,发动了对传统强国瑞典的战争和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甚至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最后失败),死后留下了从白令海峡到波罗的海,黑海的庞大帝国。彼得大帝彼十分勤政,兴趣也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甚至热衷于做解剖和牙医手术。他的一生是如此丰富,以至52年的生涯似乎已经透支了他的全部精力。1724年,他在海滩搭救几个遇险的士兵时受凉得病,第二年初去世。他所留下的,是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总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亲自参加出国考察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改革是 ( ) A.亚历山大二世 B.彼得一世 C.明治天皇 D.罗斯福 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 ) A.农奴没有获得 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发动克里木战争 C.废除农奴制 D.领导二月革命 4.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5.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 A.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斯大林模式 6.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请你们相信,为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三: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2分) (2)从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3)材料二中农民获得了哪些自由?(2分) (4)列宁说农民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说明上述事件的实质是什么?(2分) (5)材料三事件中,对于土地问题的规定是什么?(2分) (6)回忆我国在辛亥革命时期对土地问题有怎样的规定?(2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 历史 上册 第六 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 扩展 17 俄国 改革 北师大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3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