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检测(六)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文艺复兴初期,用文学作品最有力地宣扬了“幸福在人间”这一观点的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解析:选C “幸福在人间”即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薄伽丘《十日谈》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集中体现在人性的本能方面,故C项正确。 2.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 )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 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解析:选A 从材料“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重视人文,强调人的作用。 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图示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解析:选C 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和中世纪前期的绘画是宗教题材,故A、B两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D项错误。 4.“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他们”是指(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 C.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 D.18世纪中叶的启蒙思想家 解析:选D 根据材料“理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并联系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内容,可知D项正确。 5.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解析:选C 结合“西方启蒙思想家”这一内容分析,A项能解决权力问题,但“建立君主立宪制”不符合共性,不是最佳答案。B、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限制权力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故选C项。 6.启蒙运动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圆满的体现,这表现在( ) ①“主权在民”等思想使人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提倡思想言论等自由 ③倡导人的自然本性 ④使个人主义膨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启蒙运动提倡理性主义,不会导致个人主义膨胀,④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7.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C 智者运动没有提倡科学的特点,故①错误;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三者都有,故②正确;智者运动没有反对封建束缚,故③错误;促进人性的解放三者都有,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8.【加试题】(2016全国丙卷)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解析:选D 题干信息反映了当时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反对神灵崇拜和注重物质生活,故排除A、B、C三项。 9.【加试题】某一时期社会思潮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这样的:禽兽在很大程度上为感官所驱动,很少考虑过去或未来,只是为眼前而活着;但是人却看到万物的原因,理解原因和结果的相互性质,作出类推,因而很容易审视其一生的整个过程,为生活的行动做必要的准备。”该思潮最有可能是( ) A.斯多亚学派倡导的理性 B.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解析:选A 材料反映出人通过了解万物的规律,就可以作出类推,进行理智的生活,符合古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贯穿万物永存不朽的是理性,人都具有理性,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等观点,故A项正确。 10.【加试题】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 A.废除罗马教会 B.信仰即可得救 C.王权高于教权 D.简化宗教仪式 解析:选B 依据材料“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未主张废除罗马教会,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改革时期,德意志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可能提出王权高于教权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故D项错误。 11.【加试题】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解析:选D 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12.【加试题】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 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解析:选B 材料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 “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表明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8分) (3)据材料三、四,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6分) 解析:第(1)问,“哲学观点”依据“意识复归于自己”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答案。第(2)问,“不同之处”由图片内容即可回答。第(3)问,“差异”从材料“省刑罚,薄税敛”“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仁者无敌”及材料四“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可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答案:(1)“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 (2)不同之处:图1,呆滞、冷漠(郁闷);图2,自然、平和(亲切)。时代特征:由以“神”为中心的时代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时代。 (3)中国注重仁政(民本)、伦理;西方追求个性自由、平等和民主科学。 14.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二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批判对象为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和“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治追求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可知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据材料二“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第二小问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思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文化方面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 答案:(1)批判对象: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2)不同: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答出两点即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3 浙江 专版 2017 2018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发展 检测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3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