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1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7 酸和碱(精讲)习题.doc
《(贵阳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1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7 酸和碱(精讲)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1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7 酸和碱(精讲)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7 酸和碱 命 题 规 律 近五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中考预测 年份 考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常见的酸和碱是贵阳中考的必考内容。四大题型均有涉及,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酸碱指示剂;②酸和碱的用途;③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其中酸和碱的用途与实践生活中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化学性质则与金属、二氧化碳、盐的化学性质联系起来考查。预计2019年,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联系其他知识点综合性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xx 测酸碱度;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选择题、非选择题 2A;5A;35 0.5+0.5+6 xx 酸、碱的化学性质 非选择题 33(2);34 3+7 xx 测酸碱度;中和反应;指示剂的作用 选择题、非选择题 5C;34(1) 0.5+2 xx 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碱的通性 非选择题 31(2);34;35 2+4+6 xx 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非选择题 32(4);34 1+5 知 识 清 单 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特别提醒 ①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铵溶液;②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③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是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的溶液变色;④酸碱指示剂只能对酸碱溶液作出定性判断,而对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作出判断,需要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pH。 常见的酸 1.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_H+__的化合物。 特别提醒 在溶液中能解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 2.几种常见的酸:浓盐酸和浓硫酸 (1)物理性质和用途 酸溶液 浓盐酸(HCl) 浓硫酸(H2SO4) 颜色、状态 __无色__液体 __无色__液体 气味 有__刺激性__气味 __无__气味 挥发性(打开瓶 盖时的现象) __易挥发__ (有白雾) __不挥发__ (无现象) 用途 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和作干燥剂等 (2)特性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口冒白雾是因为挥发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呈现出来的现象。 ②浓H2SO4 浓H2SO4的吸水性:敞口放置浓H2SO4,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增加。 浓H2SO4的脱水性(腐蚀性):浓H2SO4能夺取纸张、木材等有机物(含C、H、O)中含有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剩下C元素,就生成黑色的碳,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特别提醒 ①敞口放置浓盐酸,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②敞口放置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必须密封保存。 (3)浓硫酸的稀释 ①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浓H2SO4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水里__,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__水__倒入__浓H2SO4__。 ②原因:因为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四周飞溅,造成危险。 3.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盐酸(HCl)、硫酸(H2SO4) 与酸碱指示 剂的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__变红色__ 无色酚酞__不变色__ 与活泼金属 的反应 (置换反应)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Mg+2HCl===MgCl2+H2↑ Mg+__H2SO4__===__MgSO4__+H2↑ Zn+2HCl===ZnCl2+H2↑ Zn+__H2SO4__===ZnSO4+__H2↑__ Fe+2HCl===__FeCl2+H2↑__ Fe+H2SO4===__FeSO4+H2↑__ 与金属氧化 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6HCl===__2FeCl3+3H2O__(除铁锈) Fe2O3+3H2SO4===__Fe2(SO4)3+3H2O__(除铁锈) CuO+2HCl===__CuCl2+H2O__ CuO+H2SO4===__CuSO4+H2O__ 与碱反应 (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水 NaOH+HCl===__NaCl+H2O__ 2NaOH+H2SO4===__Na2SO4+2H2O__ Ca(OH)2+2HCl===__CaCl2+2H2O__ 与盐反应 (复分解反应) 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__CaCl2+H2O+CO2↑__ Na2CO3+H2SO4===__Na2SO4+H2O+CO2↑__ 常见的碱 1.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几种常见的碱 (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俗名和保存方法 常见的碱 NaOH Ca(OH)2 俗名 火碱、__烧碱__、 __苛性钠__ 熟石灰、__消石灰__ 颜色、状态 __白色__固体 __白色__粉末 溶解性 __极易溶__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__微溶__于水 吸水性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湿 无吸水性 保存方法 及原因 密封保存:因为NaOH易__吸收空气中的水分__而潮湿,易与__空气中的CO2反应__而变质 密封保存:因为Ca(OH)2易与__空气中的CO2反应__而变质 腐蚀性 强烈的腐蚀性 微弱的腐蚀性 (2)常见碱的用途 碱 用途 NaOH 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可用来除油污 Ca(OH)2 建筑材料(调制混凝土,粉刷墙壁),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3)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NaOH+CO2===__Na2CO3+H2O__ Ca(OH)2+CO2===__CaCO3↓+H2O__(用于检验CO2) 2NaOH+SO2===__Na2SO3+H2O__ 与酸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碱+酸―→盐+水 2NaOH+H2SO4===__Na2SO4+2H2O__ Ca(OH)2+2HCl===__CaCl2+2H2O__ 与盐反应(复分解反应) 碱+盐―→(新)盐+(新)碱 2NaOH+CuSO4===__Na2SO4+Cu(OH)2↓__ Ca(OH)2+Na2CO3===__CaCO3↓+2NaOH__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与pH 溶液的__酸碱度__(即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__pH__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__0~14__。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__使用pH试纸__。 pH<7 溶液__呈酸性__,pH越小,酸性越强。 pH=7 溶液__呈中性__。 pH>7 溶液__呈碱性__,pH越大,碱性越强。 2.测定方法: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或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或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易错点: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3.pH的应用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2)农业上,测定土壤的pH,了解土壤的酸碱度。 (3)随时监测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4)实验室测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5)生产洗涤品的企业,规定产品的标准pH,生产适合大众使用的洗涤剂、洗洁精、护发剂等。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__盐和水__的反应。 (2)通式:酸+碱―→盐+水 (3)反应实质:酸中的__H+__与碱中的__OH-__反应生成水分子。 易错点: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必须要根据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才能确定。 (4)实际生活中,中和反应的应用 ①改良酸性土壤:可以加熟石灰[Ca(OH)2]来改良。 ②处理废水:工业排出的酸性废水,可以加碱溶液中和,达标后再排放;工业排出的碱性废水,可以加酸溶液中和,达标后再排放。 ③用于医疗: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服用碱性的药物,来中和胃酸过多。 体 验 中 考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 1.(xx贵阳第2题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A B C D A.测定溶液的pH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加热液体 2.[xx贵阳第35(1)(2)题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实验现象为__试管内液面上升__,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 3.(xx贵阳第33题节选3分)金属与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锂是银白色固体、质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金属,跟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锂。在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金属锂与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__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 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2LiOH===Li2CO3+H2O__,在航天舱内如果要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氢氧化锂比氢氧化钠更理想,其原因是__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氢氧化钠的1.67倍__。 4.(xx贵阳第34题7分)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 (1)检验物质。按图甲实验,可确定X是盐酸,则Y可以是__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__。 (2)确定溶质成分。由图乙实验, A中固体全部溶解, 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 A中溶质只有硫酸铁。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接着向试管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产生沉淀的量随氢氧化钠溶液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A中溶质有__H2SO4、Fe2(SO4)3__。 实验中,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H2SO4+Fe2O3===3H2O+Fe2(SO4)3__;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OH+HCl===NaCl+H2O__;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溶质可能的组成有__NaCl;NaCl,BaCl2;NaCl,Na2SO4__。 (3)由以上实验总结酸的化学性质有__酸能与盐、金属氧化物、碱反应(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__。 5.(xx贵阳第34题4分)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开始没有现象,之后有蓝色沉淀生成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2NaOH+H2SO4===Na2SO4+2H2O;CuSO4+2NaOH===Cu(OH)2↓+Na2SO4__。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__加入NaOH(80份质量)小于生成沉淀Cu(OH)2(98份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__。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__NaOH和NaCl__。 6.(xx贵阳第34题5分)化学兴趣小组以碱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__红__色。 (2)NaOH和Ca(OH)2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2NaOH===Na2CO3+H2O[或CO2+Ca(OH)2===CaCO3↓+H2O]__。 (3)“具体”到“抽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通过对NaOH和Ca(OH)2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类物质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类物质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__碱溶液中都含有OH-__。 (4)将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原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NaOH;NaOH和Ca(OH)2;NaOH和Na2CO3__。 中和反应 7.[xx贵阳第35(3)~(6)题4分]【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下表 加入盐酸 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混合溶液 温度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HCl+NaOH===NaCl+H2O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__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溶液温度升高;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故之后逐渐下降__。 (5)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__。 (6)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__对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__。 8.[xx贵阳第34(1)题2分]探究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为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H2SO4===Na2SO4+2H2O__。 9.[xx贵阳第32(4)题1分]“生态安全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xx年年会的一个主题。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造纸厂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可用__HCl__(填化学式)中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防止水体污染。 重 难 突 破 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的酸碱性 例1 (xx北京中考)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解题思路】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氧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例2 (xx海南中考)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可能含Cu B.滤渣中只含Fe C.滤液中不含CuSO4 D.滤液中不一定含FeSO4 【解题思路】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粉,铁会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因此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一定有硫酸亚铁,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铁。 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例3 (xx恩施中考)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独作用 【解题思路】氢氧化钠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反应,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例4 (xx赤峰中考)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解题思路】A.图象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地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xx云南中考)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B ) A.葡萄汁(3.5~4.5) B.鸡蛋清(7.6~8.0) C.苹果汁(2.9~3.3) D.牛奶(6.3~6.6) 2.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在炒紫甘蓝丝时,加入食醋后,观察到菜丝都变成了红色,其原因是__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醋酸,紫甘蓝中的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__。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B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4.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 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NaOH和NaCl__。 5.(xx荆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6.(xx贵阳适应性考试)如图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D ) A.打开细口瓶后,瓶盖倒放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C.烧杯可以作反应容器 D.取酚酞的胶头滴管,接着取细口瓶中的稀盐酸 7.(xx贵阳适应性考试)青岩古镇不但其传统文化吸引各方游客,她的美食也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请从化学视角回答问题。米豆腐的制作中要放入适量生石灰,故吃米豆腐时往往要加适量的醋,原因是__中和生石灰生成的碱性__。 课 堂 评 价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xx北部湾中考)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3.(xx重庆中考A卷)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4.(xx邵阳中考)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物质 血浆 唾液 胃液 尿液 pH 7.35~7.45 6.6~7.1 0.9~1.5 4.7~8.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C )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5.(xx桂林中考)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 ) A.烧碱 B.苏打 C.小苏打 D.熟石灰 6.(xx重庆中考B卷)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7.(xx昆明中考)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D )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8.(xx乐山中考)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9.(xx雅安中考)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C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0.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B、C、D、E的化学式:B.__Zn__; C.__Fe2O3__;D.__Na2CO3__;E.__NaOH__。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__2NaOH+H2SO4===Na2SO4+2H2O__。 11.(xx黄冈中考节选)(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与“”反应生成了__水__(填物质名称)。 图1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CaF2__。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SO2+I2+2H2O===H2SO4+2HI__。 12.(xx平凉中考)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 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需要水__50__克。 (2)当a为80 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2)解:根据图像可知,当a为80 g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设80 g氢氧化钠与73 g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58.5 80 g5% y = y=5.85 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8%。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六 溶液酸碱性的实验 13.(xx德州中考)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__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__。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SO2+H2O===H2SO3__; ②__2H2SO3+O2===2H2SO4__。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_化合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4__。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溶液中都有H+__。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 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④__(填序号)。 ①饱和氧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七 酸、碱的化学性质 14.(xx贵阳适应性考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碱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方案设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探究】 (1)打开活塞Ⅰ,向A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现象时,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Cl+Ca(OH)2===CaCl2+2H2O__。 (2)完成实验(1)后,在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为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打开活塞II,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_打开活塞K,A中溶液注入B中,溶液变浑浊__。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CO2===Na2CO3+H2O__。 【实验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碱的化学性质有__碱可以与酸、非金属氧化物反应__。 【实验拓展】 (4)上述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B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得出了溶质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的结论。你认为他们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是__B中溶液呈红色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阳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编 主题复习 模块1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7 酸和碱精讲习题 贵阳 专版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主题 模块 身边 化学物质 课时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4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