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4.1.2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4.1.2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4.1.2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4.1.2 认识三角形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主题 三角形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教学目标 1.会按边将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说出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导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 引出新课 情境:出示教材议一议图片。 提问:黄色彩灯电线与红色彩灯电线哪根长?根据是什么? 2、激活思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进一步思考:你能说明这个结论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用“两点间线段最短”来演绎推理】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入课题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一、再次设疑,拓展思维 1、提出问题:例题:有两根长度为5cm和8cm的木棒,若要再找一根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这根木棒应该多长? 【预计学生会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小于13cm】 2、做一做:请学生分别用 ① 12cm,5cm,8cm; ②7cm,5cm,8cm; ③ 15cm,5cm,8cm; ④ 1cm,5cm,8cm 来摆拼三角形,发现了什么? 3、第④组中第三根木棒1cm,小于13cm,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 【由此激发学生思考第三根木棒不能太短,应该有个限制。】 4、合作完成并交流: 测量出手中三张三角形纸片各边的长度,计算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5、明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6、解决问题:第三根木棒的长度还应大于8-5=3(cm) 即 3cm<第三根木棒长度<13cm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随堂练习 三、按三角形边的关系进行分类 1、测量教材图出示的各三角形的各边,比较每个三角形中三边的长度,你能根据比较结果将三角形分类吗? 2、按边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 三边各不相等 ② 有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③ 三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引出研究本节课要学习知识的必要性,清楚新知识的引出是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动脑思考提供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检测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为3和7,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 2、若设是△ABC的三边,则= 3、已知是△ABC的三边,,且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1)求c的值;(2)判断△ABC的形状。 4、如图所示,在小河的同侧有A,B,C三个村庄,图中的线段表示道路,某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 请利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证明。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师批阅部分学生,让优秀生帮助批阅并为学困生讲解. 总结提升 三角形三边具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设计 4.1.2 认识三角形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二)探索新知 例1、例2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本课作业 教材P86随堂练习1、2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 4.1.2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山东省 济南市 槐荫区七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四 认识 教案 新版 北师大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5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