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2章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案.doc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2章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2章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2章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案 授课日期 课题名称 《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 第1节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模式 启发式、诱思探究、先学后教、反馈纠正 教学手段 多媒体 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已经学习的有机化学反应,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并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具有何种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与何种试剂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何种加成产物。 过程与方法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主判断加成反应的生成物和自主书写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反应物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加成反应的实质和条件,并进一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程序。 内容 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化学必修Ⅱ教材和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第一章中涉及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烃的具体化学反应为基础总结归纳而成的。本节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为后面三节有关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平台。一方面学生借此平台可以形成预测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能的化学性质,从而使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知识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将化学反应归类总结,解决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内容时感到零散和事实堆砌的老问题。 本节内容包含许多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努力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对已有知识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质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交流、研讨”等栏目充分研讨,从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结构变化,理解物质间的断键和成键方式。从反应的的机理上理解化学反应类型。便于学生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已学过哪些类型的有机化学反应?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取代反应、什么是加成反应? 学生回忆必修Ⅱ的内容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引入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深入的学习一下我们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化学反应类型。 学生思考、聆听 板书 第一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联想质疑 请书写并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取代反应?哪些是加成反应? 1、乙烯与溴反应: 2、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3、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 4、苯的硝化反应: 5、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6、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学生思考后练习 同时提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完成。同时完成自主纠错。 写化学方程式本身就是对反应的再思考和再认识 联想质疑 设问: 认真观察,请思考: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与化学反应类型有关系吗? 认识一个有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化学反应?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45页最后一段。 学生认真看书,理解如何认识一个化学反应 多媒体展示 学生先总结: 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包含如下几个因素:参与反应的有机化合物、试剂、反应的条件、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类型。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讲解。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 讲解 讲述认识有机化学反应的方法。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 讲述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下面我们就在必修Ⅱ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的几种常见类型。 板书 一、加成反应 设问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46-47页时间15分钟 1、什么是加成反应? 2、写出乙醛、乙炔分别与氢氰酸的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乙炔、乙烯与溴化氢 3、不同类型的不饱和键分别与那些物质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如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碳三键。 4、这些加成反应有哪些共同特点?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什么特征? 温馨提示:在课本上随标随记随掌握,回答时不要看课本哦! 学生认真看书并在课本上标出。交流研讨形成答案。同时提请学生上黑板完成相关化学方程式。学生自主纠错。教师适当补充 引导学生自学 板书 1、定义:不饱和键两端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 学生记笔记 提问 结合课本P46加成反应的实例分析定义中的不饱和键主要指哪些?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和无机反应中的那种反应类型相似?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让学生和无机反应进行比较便于理解 讲述 1、不饱和键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只表示醛羰基、酮羰基。)强调不包含羧酸中的羰基 2、特点:只上不下 3、与化合反应类似 学生记笔记 加强学生记忆 设问 有机化学反应除了和结构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化学试剂的选择,那么各种不饱和键分别和那些试剂反应?同时注意反应的条件。 学生讨论后教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 2.有机化合物与反应试剂间的对应关系 碳碳双键可加成H2、X2、HX、H2SO4 碳氧双键可加成H2、HCN、NH3 碳碳叁键可加成H2、X2、HX、 HCN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学生记笔记或在课本上标记 引导学生总结 练习 根据加成反应机理实现下列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催化剂 ①CH ≡ CH + H-CN ②CH ≡ CH催化剂 +HCl ③CH2=CH2 + H-OH 催化剂 O 催化剂 ④+ H-CN CH3-C-H ⑤CH2=CH2 +HCl 催化剂 O ⑥CH3-C-H+H2 学生上黑板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由学生自主纠错。 训练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技能。检测学习结果。 设问 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顾 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形成感官认识 板书 小结: 1.加成反应的定义 2.常见的加成试剂 3.有机化合物与反应试剂间的对应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作业 作业:必做自主学习丛书32页当堂达标1-6题 选做自主学习丛书32页能力提升1-4题 板书 第一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一、加成反应 1、定义:不饱和键两端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与反应试剂间的对应关系 碳碳双键可加成H2、X2、HX、H2SO4 碳氧双键可加成H2、HCN、NH3 碳碳叁键可加成H2、X2、HX、 HCN 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入。从参与反应的有机化合物、试剂、反应条件、反应产物和反应类型等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已经学习成果。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初步认识,然后再对教材中给出的一些新反应进行初步应用,加深印象,使学生初步建立有机化学反应的分析框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的两先两后一小节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为主线,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始终感到是自己在学不是老师在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掌握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机会,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生本教育理念。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课时紧张的问题。但是学习成绩较差又有些懒惰的学生需要老师监督、督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第2章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教案 2019 2020 年鲁科版 高中化学 选修 有机 化学反应 类型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5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