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学案.doc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气的能量来源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 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3.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 【重点难点】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2. 热力环流中水平面气压差和等压面的凹凸变化。 3. 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作用及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点的风向。 【导学过程】 (1) 导自主学习(预习读,10分钟左右)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辐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 越 。太阳辐射是 辐射;地面辐射和 大气辐射是 辐射。三者按波长由长到短依是 、 和 ,辐射能力最强的是 区。 2、(1)能量来源:__________。 (2)大气受热过程:(填出①~⑨代表的含义) ⑧ ⑨ 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层射到地面,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________ , ________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以 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又以 、 的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3)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能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_________作用。 (4) 结论: 是地球大气根本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 热力环流 1. 能量来源(动力):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 热力环流: (1) 概念:由于 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 的形式。 (2) 热力环流的过程: (2) 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左右) 合作探究一 1.探究材料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一直都是深冷幽寂的。在有太阳照射时,“广寒宫”可以达到130℃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能降低到-180℃~-170℃。而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却很小,这与地球外部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有关。 (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2. 为什么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而不是中午12时呢? 3.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在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4.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合作探究二 1.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后,等压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 海滨地区为什么昼夜温差更小?(海陆风) 3. 山谷风: 4. 城市风: (3) 课堂学习整合(5分钟左右) (4) 课堂训练评价(5分钟左右)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图5,回答1--4题。 1.图6中,正确反映市区、郊区气温与气压状况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若在图5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A、市区 B、郊区 C、远郊 D、农村 4.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避免出现城市热岛效应 ②避免城市污染物带到郊区 ③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④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五)课外拓展联系(5分钟左右) 下面的左图为某同学做的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 A.大 B.小 C.相同 D.难以判断 2.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地表受热过程示意图(图4),完成4-5题。 4.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⑧ D.④ 5.图示箭头中,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中①、②是等压面,回答6~7题。 6.图中a、b、c、d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 ) A.a B.b C.c D.d 7.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A、a B、b C、c D.d 黄河在洛阳市北部自西向东奔向华北平原,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在黄河干流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回答7--8题。 7.图4中,在水库岸边修建一度假村,正确反映水库 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水域面积扩大后,对库区周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小空气湿度 B.缩小昼夜温差 C.冬季严寒加剧 D.夏季洪涝频发 9.对黄河下游两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岸大堤是防护的重点 B.北岸大堤是防护的重点 C.南岸淤积严重 D.北岸冲刷严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学案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2.1 冷热 不均 引起 大气 运动 第一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5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