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班级: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学习目标】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二、内容: 1、 : 具体措施:(1)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2)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3)官吏可以获得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 具体措施:(1)按政绩好坏考核官吏;(2)惩治贪污;(3)实行 。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 迁都洛阳 : (1)原因:①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②更易充分接受汉文化;③为了减少改革阻力。 (2)影响: ①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②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4、革除旧俗。 (1)措施:① ;② ;③ ;④ ;⑤ ; (3)意义: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性质: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_________改革运动 2、作用 (1)、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_______________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预习自测】 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图 图三、汉人胡食 材料二、“南朝梁大将陈庆之送北海王元昊入洛阳,归来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记》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课堂探究第一课时】 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2、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两个阶段各有什么侧重? 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探究第二课时】 1、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改革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 民族融合的途径是什么?实质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随堂巩固】 1、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需要B:汉族地主的建议C:发展农业的需要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后自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时表示:“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大臣回答:“依洛中区,均天下所椐,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三:下图反映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胡服俑 孝文帝出行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有何意义?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 【知识结构】 孝 文 帝 改 革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北魏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措施 改革官制,整顿吏制。 推行均田制 设立三长制 推行租调制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 影响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我的收获】 基础梳理: 统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均田制;整顿吏治;俸禄制;措施:略 封建化;北方的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民族大融合 预习自测: (1)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2)加速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课堂探究: 1、 略 2、 前一阶段侧重制度建设,有一阶段侧重汉化政策 3、 少数民族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封建化;汉化 1、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改革坚定,从整顿吏治入手,通过严格执法,严惩贪污,使得改革可以比较顺利的进行,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内容全面,措施有力;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影响:略 2、 途径:民族迁徙,杂居相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民族之间通婚;民族之间的战争或者联合斗争;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汉化改革; 实质:汉族的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特点:以汉民族为主体,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对方优秀文化,共同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 CDD 课后自测: 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有利于政治统治。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推进改革,维护统治。 (2)“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统治。移风易俗,加快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融合, (3)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 2020 年高 历史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新人 选修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6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