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训练05 空气与氧气练习 鲁教版.doc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训练05 空气与氧气练习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训练05 空气与氧气练习 鲁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课时训练(五) 空气与氧气 (限时:30分钟) |夯实基础| 1.[xx长春]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2.[xx云南] 空气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3.[xx天津] 图Z5-1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图Z5-1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xx益阳]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KMnO4 B.NaOH C.SO2 D.HNO3 5.[xx天津]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6.[xx荆门]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产生 B.金属铝在空气中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金属铝不与空气反应 C.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O2,液化空气也可以制取O2,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图Z5-2 7.[xx北京] 用图Z5-2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含量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8.下表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得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 影响因素 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率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B 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温度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亮 反应物 的种类 D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应物 的浓度 9.[xx舟山]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 图Z5-3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下同)。 A.CO B.CO2 C.SO2 D.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能力提升| 1.[xx岳阳]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2.[xx武汉]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Z5-4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Z5-4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3.[xx广州]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4.[xx江西]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图Z5-5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 (填“a”或“b”) 5.[xx宜昌]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Z5-6回答问题。 图Z5-6 (1)仪器G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E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 (填序号)。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 。 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分别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6.[xx台州] 为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图Z5-7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 。 图Z5-7 实验二:数据记录表 1%H2O2溶液/mL 50 50 50 加入MnO2的质量/g 0.1 0.2 0.4 测量40s末得到O2体积/mL 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A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3.B 4.C [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5.B [解析]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6.A [解析]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结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液化空气制取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C [解析] 本题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项是红磷燃烧的现象,无法确定空气中O2的含量;B项是红磷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水位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空气中O2的含量;C项,红磷燃烧,消耗O2,瓶中液面最终上升了多少,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减少了多少;D项是水槽中水位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空气中O2的含量。 8.C 9.D [解析] 根据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的使用进行分析。实验室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反应速率较快,选择的制取装置应能控制反应的速率。长颈漏斗滴加液体后不能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液体过氧化氢溶液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10.(1)ACD (2)C 能力提升 1.C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不是按质量计算的。 2.B [解析] 装置Ⅱ收集的氧气不干燥,装置Ⅲ、Ⅳ无法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氧气应从b端进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管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所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3.D [解析]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非Fe2O3。 4.A b [解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A正确;装置B中使用了长颈漏斗,可在反应中随时添加液体,而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B错误;装置C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故C错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氢气由短管进入,在集气瓶瓶口聚集,随着氢气增多将空气从长管排出。 5.(1)烧杯 (2)2H2O22H2O+O2↑ ACDF CaCO3+2HClCaCl2+H2O+C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 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4)ABEGHI [解析](3)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现象是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剩余的两种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要进行分离并回收,采取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BEGHI。 6.实验一:不能证明,虽然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无法判断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改变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训练05 空气与氧气练习 鲁教版 2019 年中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我们 周围 空气 课时 训练 05 氧气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6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