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浙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球自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地球 2学情分析 关于地球,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及内部结构,这些都是静态的较好理解。这部分地球的自转以及 后面的公转都是动态的知识,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要通过一些活动来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学生自己 动手探究,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提高积极性,学习更有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特点及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晨昏线的辨别 4教学器材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8个、十字方向标8个、太阳平行光纸板8张; 5板书设计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问题导入 每天清晨太阳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古人们觉得是太阳在绕地球旋转。 问:同学们觉得是这样的吗?那是怎样? 生:其实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活动2【讲授】地球自转概念 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不真实存在。) 活动3【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太阳东升西落原因 师: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难感受到地球的自转。今天我们借助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并感受太阳的东升西落。 活动:每组已经有一个地球仪、十字方向标和白纸板做的太阳光线。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找哪里?浙江) 提示:1、由于遥远,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 2、避免损坏地球仪,用双面胶来固定。 3、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 思考:为何方向标要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 小组合作:找位置,贴方向标 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向标与它们方向一致即可指示东西、南北方向。 活动:此时,人就站在十字方向标的中心。按自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到图4-12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什么?并思考:图4-12A.B.C中,示意的是什么时间? 分析:A.B.C三图的异同点,人的位置变了,太阳光线板位置不变。 小组合作:并将结果填在书中相应位置。 汇报: 图A 图B 图C 太阳相对于人的方位 东面(东南) 南面 西面(西南) 示意的时间 早晨 正午 黄昏 拓展:浙江省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太阳总是在南边,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在我们的东南方向,中午在正南方向,黄昏太阳从西边落下,在我们的西南方向。 思考: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师: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看起来东升西落。 活动4【活动】地球自转方向描述(在南北极)及巧记 思考与讨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若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若从南极上空观察,又是怎样的呢? 图片:时钟顺时针转动 小组合作:转动地球仪,分别从南北极上方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 结论:北逆南顺 问:以后同学们如果忘记了怎么办? 方法:伸出右手,大拇指代表地轴,四指环绕方向即为自西向东,从上方看为逆时针;大拇指向下,四指环绕方向为顺时针。 活动5【活动】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图片:星星视运动 师:我们知道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其实日月星辰都有这个东升西落现象,跟太阳同理,也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 思考: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生:台风风眼、水的漩涡、昼夜交替…… 活动6【活动】探究昼夜交替的形成条件 师:我们今天先来学习昼夜交替现象,但在这之前,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白昼和黑夜? 阅读:P134 生: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 问:若地球透明或发光能产生昼夜现象吗?(不能) 归纳:昼夜现象产生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有太阳光照射。 照亮的一半为白昼——昼半球; 未照亮的一半为黑夜——夜半球。 思考与讨论:图中北美洲处于白昼,利用地球仪推测非洲和南美洲的昼夜分布状况。 小组合作:利用地球仪推测 结果:非洲处于黑夜;南美洲处于白昼。 问:北美洲处于白昼,那里的人们可能在干什么?非洲的人们呢?(工作、学习;睡觉) 师:可见,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它们处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时,我们却在半夜里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直播。 问: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且有太阳光照射,所以有了昼夜现象,那假如地球不自转,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被照亮的一面永远处于白昼;未被照亮的一面永远处于黑夜。 师:因此,地球自转起来昼夜才能交替。 昼夜交替:1、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断更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每自转一周,昼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一天)。 被太阳照亮的一侧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为夜半球。 活动7【讲授】晨昏线 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包括:晨线和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 读图:图中晨昏线中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线? 动画:提示,帮助思考 晨线ABC:由黑夜转为白昼的分界线 昏线ADC:由白昼转为黑夜的分界线 活动8【练习】判断晨昏线 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此时你所看到的弧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这些内容,同学们学会了吗?现在自己回顾并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练习:例题 思考:行星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差异很大,金星是243天,地球24小时。地球昼夜交替周期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答: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活动9【讲授】价值观教育,爱护地球 师: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10【作业】布置作业 作业本B《地球的自转》练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浙教版 年级 科学 下册 地球 自转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7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