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月食教案 沪教版.doc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月食教案 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月食教案 沪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月食教案 沪教版 教学目标 1、 能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三球仪。 2、预习作业 (1) 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 形近字比较。 钩( ) 镰( ) 蓝( ) 钓( ) 廉( ) 篮( ) (3)课后练习1,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4)课后练习2。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月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师:有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复原,这种自然现象叫“月食”。你们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看月食》这课。(板书:看月食) l 检查预习效果。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眨”、“转”字是翘舌音,读准多音字“没”“转”“背”。 2 关于月食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奶奶说月食是什么?爸爸说月食是什么?用“——”圈划出来。 3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奶奶 爸爸 天狗吃月亮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4 分角色朗读奶奶和爸爸的话。 5 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板书: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6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最后一句和最后一节。 7 奶奶和爸爸,谁说得对呢?我们来研究一种科学的说法。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1 指名读第2 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2 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 ( 1 )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 2 )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 3 )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3 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 4 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 5 交流中注意:正音:没 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 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 6 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7 再齐读第3 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8 读第5 节,比较第3 小节和第5 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 9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 10 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指名读爸爸说的话。 2 师演示三球仪,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生讨论。师补充相关资料。 3 请学生边小组演示边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发生的原因。你觉得爸爸说的话正确吗?从哪儿知道的?(读第5 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 4 指导读第3 、4 、5 节。要读好爸爸、表弟的话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5 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1 有人说:吃鱼子脑子会笨;打喷嚏是因为有人想你;耳朵热是有人说你坏话;眼皮跳意味着祸事到… … 对这些说法你有什么看法?选一个话题,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 2 师小结:对,面对一些迷信说法,我们要敢于打破,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3 说话训练 表弟回家后,她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做表弟,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板书 看月食 奶奶 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半信半疑 深信不疑 关于训练材料 月 当天空慢慢暗下来时,我独自一人靠在阳台的扶手上,仰望着天空,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一会儿,天空中露出了月儿的影儿,浅浅的,羞答答的月亮正探出小脑袋,认为没有动静,便一扭身,出现在了天空。瞬间,黑暗的天空似乎挂上了一盏明亮的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我望着那悬挂在天空的月儿,畅想着……可是没过一会儿,月亮在乌云的簇拥下,不见了。这多扫兴啊!可我仍依旧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月亮才再次出现在了天空,这次比上一次更晶莹透亮,更加皎洁。突然,空中飘来了一朵云,遮住了月儿秀丽的面容,此时,月儿用她的清辉给云朵罩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边。金色的云,迷人的月,镶嵌在黑色的天空中,看起来显得格外舒服。 又这样过了几个小时,月亮又一次隐去了,天空一片黑暗。可我仍不住地遐想……我要飞上天,我要和月亮更亲密地接触! 已经很晚了,大概今天月亮不会出来了,但我仍靠在阳台上,仰望着天空,继续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1、 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一会儿,天空中露出了月儿的影儿,( ),( )月亮正探出小脑袋,认为没有动静,便( ),出现在了天空。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月亮才再次出现在了天空,这次比上一次更( ),更加( )。 2、 用-------划出文章中的一句比喻句,并正确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秀丽( ) 遐想( ) 皎洁( ) 4、 照样子写词语。 例:羞答答 5、 你还知道有关月亮的哪些知识,请写下来。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门人的魔镜 2教案 语文A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应勤于观察,勇于探索。 2.继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会认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勇于探索。 教学难点: 从看门人的事例中,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自制教学投影片、显微镜。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1.向学生出示一滴水,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比较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认识显微镜的作用,老师补充介绍显微镜对人类的贡献。 4.引出课文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第一个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人是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看门人的魔镜。(认识多音字:看。) 二、引导质疑,朗读解疑。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质疑:看门人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有魔镜?魔镜是怎么做成的?他的魔镜有什么魔力?…… 2.交流讨论,互相解疑。(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3.随文识字。 交流中引导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可以用书上的词句,可以是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老师不作深究,但要注意学生读句段时字音的正确,并随文识字,随机贴示词卡或板书词语。 注意多音字:看(kān)门。 店din员 工匠jing 芝zhī麻 放弃q 委wěi托 欧洲zhōu 再读课文,标记自然段,看看课文中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指导读音,贴示或板书。(学生可能还会提出不懂意思的词语,让其他学生试着联系课文给以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倡学生在书中存疑,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三、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一步熟知内容,巩固生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生字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看门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魔镜具有什么样的魔力? 2.过渡: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的魔镜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门人的魔镜》。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的魔镜? 2.讨论: (1)爱好——“很快学会了”说明了什么?(他聪明、手巧、勤奋好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读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比一比: A.安东尼的手很巧,能磨出比芝麻粒大一点点的镜片,而用来看东西又十分清晰。 B.安东尼的手很巧,能磨出比芝麻粒大一点的镜片,而用来看东西又十分清晰。 还可以从“因为太小了,不得不……”“精美”等词句体会他的手巧,可以让学生从不同处朗读体会。 观察实物:显微镜,借助课文的叙述认识它的构造,同时了解它的发展变化。 (2)勤奋——要求“一片更比一片好”,去掉“更”好吗?为什么? 据说:数字不确定。几百架:说明他的勤奋和兴趣浓。 (3)十分认真——“放弃”可以换成什么词语?(丢弃)“几个月、几十次、几百次”:说明他有严谨的态度、浓厚的兴趣。 3.老师小结:正是由于安东尼有着聪明的头脑、灵巧的手、勤奋认真的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老师引读:)终于,有一天——(学生接读:)安东尼招呼……就是微生物。 朗读指导:“终于”说明什么?(他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想象:有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当有了新的发现时,安东尼是多么高兴啊!谁能把他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朗读、评价、再读) 理解:千分之一。 4.安东尼怎么能不高兴,他发现了前人未发现的微生物,他成了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这是一个对科学界有着深远影响的发现,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读: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验证。 想象:这些科学家会说些什么? 但,安东尼没有满足,师引读——在以后的观察中……生接读—— 师引读——后来,安东尼还发现……生接读—— 师引读——从此,安东尼闻名欧洲……生接读—— 浓厚的兴趣使安东尼一直潜心钻研,直到91岁高龄的时候,他才闭上睿智的眼睛。比较“锐利”“睿智”。锐利:锋利,比喻微生物的发现使人类的眼睛看到了难以发现的东西。睿智:有智慧,看得深远。指安东尼勤于观察、勇于探索。 5.从安东尼的事例中,你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怎样理解? 三、作业。 查找资料: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汇报查找资料情况。如:爱因斯坦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 1.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看门人店员工匠几乎芝麻清晰或一架精美放弃招呼游泳委托锐利睿智 2.选择带生字的词语说话。 3.去掉其他卡片,只留下要求认和写的字,指名读、组词。 4.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5.只留下会写字卡片。 出示田字格,观察,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弃:下横长,托住上半部分。招、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架:上下各占半格。或:注意间架结构要稳,别掉了左边的“提”和右边的“撇”。 6.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锐利的( ) 精美的( ) 看得( ) 玩得( ) 听得( ) 奇妙的( ) 睿智的( ) 写得( ) 做得( ) 起得( ) 2.给下面的字换偏旁,再组词: 招( )( ) 泳( )( ) 洲( )( ) 尼( )( ) 店( )( ) 架( )( ) 3.选做题: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开头写几句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看月食教案 沪教版 2019 2020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月食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7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