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下雪啦教案 泰山版.doc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下雪啦教案 泰山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下雪啦教案 泰山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下雪啦教案 泰山版 【教材分析】 雪花飘飘 下雪 你那里下雪了吗 这一主题设计了二个活动:“雪花飘飘”“你那里下雪了吗”,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学习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了解冬季气候特征及对生活的影响,并对冬季自然现象产生探究兴趣,同时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活动一 雪花飘飘 “雪花飘飘”活动侧重学生的感受。在主题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祖国各地冬季的图片,还可以观看有关冬天的VCD,欣赏美丽的雪景,促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有条件的学校应领学生亲身感受冬天,在教室外进行教学,为此要取得社区、家长和学科老师的协助配合,还要保证学生在活动时的安全,同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要有弹性,以利于活动的开展。 建议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根据儿童的年龄的特点,组织学生朗读一些有关冬天的诗词、歌谣;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观察到的冬天的景物和冬季的特点。凸现的图片所提示的活动,可让不同的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或能实施的活动进行尝试或收集相关的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或家庭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等手段查找或收集与冬天有关的图片资料,让他们感受冬天的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二 你那里下雪了吗 “你那里下雪了吗”活动通过假想的旅游活动来进行。建议教师尽可能收集或指导学生收集祖国各地冬景照片,课前将其按一定顺序布置到教室里。课中通过创设旅游列车将学生带入情境,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展一展等多种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将他们课前尝试记录的各地气温、了解到的各地的冬景等信息呈现出来。在活动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指导学生记录天气情况时,应引导他们学会寻找气象信息的来源如广播、电视等;帮助他们掌握记录的方法,同时应鼓励他们坚持长期记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感受自然,认识冬天的季节特征,感受自然的美。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敢于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3、学习收集、整理信息为生活服务。 4、继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 放手让学生走进图书室、微机室、自主查阅需要的各种信息,这一活动主题集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大胆放手,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减轻了课堂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查阅资料的习惯,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雪 花 飘 飘 课前准备: 1、 冬天写景的图片、照片以及写雪的古诗、儿歌。 2、 学生准备自己冬天里的照片。 3、 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冬天里应注意哪些安全措施。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你们看,这是一张白纸,还有蓝颜料,现在请每一位同学睁大你的眼睛,我啊,要给大家表演魔术了,看—-(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进行操作,在白纸上涂上蓝色颜料,马上出现事先用白色油画棒画的雪花) 你看到了什么?——雪花。 是啊,冬天来了,雪花娃娃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雪的盛会 1、课前让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雪的图片、古诗、儿歌,现在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吧。 2、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 3、让我们一起参加雪的盛会吧。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或展示自己往年的雪景照片、图片,并讲述上面的小故事,或背诵一首描写雪景的古诗,或小组合作,画一幅雪景图,并介绍你们知道的有关雪的知识。 三、谈话交流 在冬天都有哪些游戏可以玩? 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教师小结:堆雪人:怎么把雪球滚大、滚圆 打雪仗:不要有恶意,注意安全 雪地作画:与人合作 四、师生扫雪 1、我们教室门口、走廊上、院子里都是雪和泥水,弄脏了我们的鞋子,又很容易滑倒,怎么办呢? 2、师生唱着儿歌,一起扫雪 小雪花,飘呀飘, 大地树木披白袍。 我们一起扫条路, 大家走路滑不倒。 第二课时 你那里下雪了吗 活动准备: 1、准备一张中国地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网络资源等设计制作反映各地冬季景观的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广播、电视等信息渠道知道“天气预报”情况,学习做记录。 3、指导学生收集各地冬季景色的图片等相关资料,并在课前将有关图片相应地悬挂在教室四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冬爷爷来到了我们的家乡,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我们这里有什么变化,在小组里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参加班里的小导游评比活动。 二、比一比,看谁是最佳当地小导游: “我们这里的冬爷爷”一分钟介绍。 三、创设情境,呈现活动主题: 大家非常关心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想知道他们那里的冬天是什么样的,都想问问他们那里下雪了没有,让我们乘上“小问号专列”一起去看看吧! 1、由学生自由组成旅行小分队。 2、多媒体课件或播放录音:火车启动的场景或音乐。 3、出示旅行团出发的场景图。 四、各小组在教室自由选择旅游路线,到教室中寻找想了解的地区的图片或相关资料。 五、说一说:请各旅游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所到地区了解的信息,选出最佳国内小导游。 六、赛一赛:哪个小组是最佳记录组。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天气记录表发给每组学生,让小组合作完成该表。然后,在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各地气候的差异。 地点 温度 评价 哈尔滨 —20~0 冷 北京 郑州 海南岛 七、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还未贴的图片或记录的天气预报贴到地图相应的地点。 【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1.因地制宜,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在“雪花飘飘”这一主题中,观察冬天到了万物的变化,因为各地区、各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也不同,如,有的学校在城市里、学校边就有公园、植物园,有的学校在乡村、学校的周边就是小竹林、小树林,所以,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中应注意挖掘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同时,还要根据部分儿童的兴趣、需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体规划,进行综合学习 大家知道,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切忌把动植物、花草树木、人们衣着的变化等方面独立起来,教师应树立整合的观念,整体规划,有机结合。提供条件和机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综合的学习,使儿童从多角度、多方面获得对冬天特征的整体认识。另外,要注意把儿童平时分散的观察、发现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 3、大胆放手,进行研究性学习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行为与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的意义。 教学安排: 课时:2 教学准备: 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常识主题活动教学。设计者首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生意见,形成活动初步方案。并要求学生做好如下准备: 1.自由组合,要求各组收集: 1) 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等。 2) 中秋节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资料。 3) 有能力的组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教室(布置教室时最好不让学生在旁边) 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与中秋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赏月,嫦娥奔月等;贴上书法作业,内容为古代文人对月及中秋的描写(以一年级儿童熟知的作品为好);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月饼;播放歌曲《打月饼》。 2.学生走进教室,观察教室的变化,然后坐在座位上。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 1.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中秋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叫中秋节呢? 教师解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我国,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一半,所以叫中秋节。 2.学生自由发言:你觉得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分类写在黑板上,可以用图表示: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活动,中秋节的作品(包括文字和绘画作品及歌曲等) 3.学生按兴趣自由结合成三个大组,分别就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可以是表演、绘画,书写、背诵等。 4.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览) 5.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如果实在有事回不来,也要给家人打电话,祝家人节日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发言,关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课下作业:搜集更多的关于月亮的作品,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MTV:常回家看看。 2.学生发言:听到这首歌,看着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一首表现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歌曲,到了周末、节假日,在外上学和工作的人们都应该回家看望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让他们在晚年同样感受到生活中的亲情,同样感受到幸福。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家看望家里的老人。你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重阳节的时间 (教师补充:农历九月初九) 你知道重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吗? 2.创新表演:怎样给家中的老人过节呢? A.小组讨论,尝试表演。 B.全班交流。 3.说一说:你知道重阳节在过去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吗? 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出示三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李 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又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教师对此三首诗略作解释,总结出古时重阳节的活动: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节日吗?(阳历的节日)在课下搜集其他秋天的节日的信息。 板书设计: 中秋节 重阳节 课后小结: 学生年龄小,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差,对于中秋节、重阳节的了解很少,教师准备应再充实一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下雪啦教案 泰山版 2019 2020 一年级 品德 生活 上册 下雪 教案 泰山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9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