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识记课本P78表格优缺点 主要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运输 _______、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_____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运量___、机动灵活、成本高、耗能多、_____较贵、对各种自然条件_________ 水路运输 _______、投资少、_____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_______、运输效率高、能耗大、_______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_______,连续性强、_______差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⑱__________。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线(如铁路、公路、航道)和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和⑲________________。 (3)三个层次: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⑳______和自然等因素。 【问题思考】 1.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课 内 探 究 案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在进行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影响 投资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空运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 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铁路 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 水运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管道 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 【典例1】 (xx新课标全国卷Ⅰ)(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方法技巧】“优选法”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线和点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见《自主学习指导》P130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 口 航空港 区 位 因 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 技术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典例2】(xx江苏五市联考)xx年底,全长1 800余千米连接中国、老挝、泰国,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的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下图为昆曼公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自然因素)影响昆曼公路线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地质 ④资源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意义)昆曼公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①改变了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②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发展 ③增强了地域文化的交流 ④加快了两地间产业的转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规范答题方法点拨】 交通运输线、点区位条件的答题规范 在分析某地区交通运输线或点的区位条件时,通常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1.交通运输线区位构建: (1)自然条件。 【关键词】地形 地质 水文 气候 【答题思路】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工程量小(大);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灾害影响小(大)。 (2)社会经济条件。 【关键词】经济 社会 科技 人口 【答题思路】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科技实力强(差),有(不)利于线路的修建;经过的居民点多(少)。 2.交通运输点(港口)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关键词】水域 陆域 避风 冰期 【答题思路】水域面积广阔(狭窄),有(不)利于停泊;航道较深(浅),有(不)利于船舶的航行;地形平坦(崎岖)、开阔(狭窄),有(不)利于港口的修建;避风条件好(差);无(有)冰期,通航时间长(短)。 (2)社会经济条件。 【关键词】经济腹地 交通 【答题思路】经济腹地广阔(狭窄),客货运输量大(小);交通运输便利(不便)。 限时检测: 1.(xx大纲全国卷)到xx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xx福建厦门一模]下图中甲、乙两市之间的M跨海大桥2008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拟xx年5月通车。据此完成4~5题。 4.建设M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洋气象 B.科学技术 C.环境保护 D.社会经济 5.M大桥投用后,它将有利于( ) ①促进两市的经济联系 ②扩大甲市的服务范围 ③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④扩大乙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课后拓展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 )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 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 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 2.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 A.2 00 km B.600 km C.1 000 km D.1 400 km (xx泉州模拟)下表示意近年我国广东、云南、河北、宁夏四省区部分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单位:%)。据此回答3、4题。 省区 铁路里程 内河航道里程 公路里程 ① 6.36 0.07 4.57 ② 1.37 9.75 7.56 ③ 2.81 1.19 5.93 ④ 1.26 0.36 0.74 3.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云南 B.②—广东 C.③—宁夏 D.④—河北 4.表中客运量最大和最小的省区数码分别是( ) A.②和① B.③和① C.③和④ D.②和④ (xx黄冈模拟)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5、6题。 5.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岸线 C.城市 D.社会经济 6.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 D.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xx北京海淀模拟)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8.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xx太原模拟)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 10.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丁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11.(能力挑战题)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M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合理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2.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浙江省及局部地区简图。 材料二 浙江舟山群岛及周边地区地图。 (1)该省公路和铁路交通线路,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2)建德到淳安有省道和高速公路两条公路线,分别说明两条线路走向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点。 (3)修建舟山跨海大桥(图中甲处)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舟山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十一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参考答案及解析 典例1:C 典例2:AA 限时检测:ABADA 课后拓展案: 1、2.【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图可知,从门到门的时间,200 km以内以高速公路最短、200~1 000 km以高铁最短、1 000 km以上以飞机最短。结合题干中时间因素可能成为人们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主导因素,距客源地的距离应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第2题,旅行距离200~1 000 km门到门高铁旅行时间最短、大于1 000 km飞机旅行时间最短,可推知1 000 km是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客源的旅程距离。 3、4.【解析】3选B,4选D。第3题,河北境内无较大的河流,内流河里程短,但铁路运输较发达,故①为河北;广东境内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经济发达,公路里程较长,故②为广东;宁夏面积较小,各项运输线路里程都较短,因而④为宁夏。第4题,广东经济发达,人员流动量大而客运量大;宁夏经济较落后、面积小、人口少,故客运量最小。 5、6.【解析】5选D,6选D。第5题,目前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布局的主导因素,一方面是合理布局了交通网,另一方面是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第6题,海西铁路是指海峡西岸的沿海铁路,主要在福建境内,与京沪、京广铁路无关;沿海铁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各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沿海地区,铁路的运输成本高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速度快于海运,可以加快各港口间的物流速度。 7、8.【解析】7选B,8选D。第7题,京沪高铁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平原,“以桥代路”的作用是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杭州湾大桥连接杭州湾南北两侧,“以桥代路”大大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贵州清水河大桥的修建减小了铁路的坡度起伏;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减轻了冻土对铁路修建的影响。第8题,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所在地区气温低,多冻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铁路的修建;干旱对京沪高铁交通建设的影响不大;杭州湾大桥的修建不会受到海冰的影响;风沙对贵州清水河大桥的影响不大。 9、10.【解析】9选C,10选B。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的运量小、速度较快,为公路运输;乙运量最小、速度最快,为航空运输;丙运量较大、速度较快,为铁路运输;丁的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为水路运输。第10题,甲为公路运输,适宜短途运输;集成电路因体积小、贵重,由北京运到拉萨,适宜航空运输;丙为铁路运输,受水文影响较小;丁为水路运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11.【解析】选B。港口建设要有一定的水域条件、陆域条件,对水域来说,要求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比较图示四个地点,只有乙处最符合。 【方法技巧】等高线地形图上港口的选址(1)选址原则:等深线密集、避风的海湾;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2)选址理由:等深线密集→水深;避风的港湾→利于船舶停泊;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避免河道淤塞。 12.答案:(1)沿河流(河谷)、沿海(2)省道迂回曲折;受地形影响,建设难度小,能联系更多小城镇。高速公路呈直线;可以缩短路程,节省时间。(3)不利自然因素: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泥沙淤积多;海水运动性强,腐蚀性大;海上风浪大(尤其是夏秋季节台风和冬春季节寒潮的侵袭)。重要意义:缩短了舟山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交通联系时间,加快“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舟山和宁波在经济产业带以及旅游等各个方面的融合和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舟山优良港口的利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5.1 交通运输 方式 布局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9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