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 考纲点击 考情预报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熟悉经纬网,掌握主要地理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应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 2.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4.掌握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地球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_371千米。 2.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 圆 长度 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方法 由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由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顺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度数减小为西经度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半球划分 20W~0~160E为东北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别提示] (1)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南极点为最南。 (2)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除外)。 (3) 对跖点是以地心为中心对称的点,两点纬度数值相同,分属于南、北半球(赤道上的点除外),其经度数之和为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二、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特点: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和注记 “泰山▲、1 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 532.7”为注记。 [特别提示]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三、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序号 地形 地形特征 判读方法 甲 山顶 四周低,中间高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乙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 丙 山脊 从山顶向外延伸出的凸起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②脊线高于两侧 丁 山谷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②谷线低于两侧 戊 鞍部 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两侧为闭合曲线,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己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①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②根据符号判断,常用表示 [特别提示] (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山脊线(如丙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往往在实地表现为山峰、山脊;山谷线(如丁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往往在实地表现为河流(河床)。 (3)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 (3)赤道为一大圆,其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劣弧段的长度。 (4)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地球 地图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9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