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看木偶戏教案 冀教版.doc
《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看木偶戏教案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看木偶戏教案 冀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看木偶戏教案 冀教版 学 科 美 术 年 级 一 年 级 教学内容 《我们爱看木偶戏》 课 型 欣 赏评 述 课 时 一 课 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的类型。 使用木偶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增加情感交流与语言交流的机会,学会与人分享及按次序做事的处事原则。长期使用名叫“大耳朵”的手偶帮助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倾听技巧。 欣赏经典的木偶剧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对美术信息及美术语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加大对新知的探索空间。 学生分析 对于第一学段的儿童来说,他们认为木偶是什么,木偶就是什么!他们作为木偶操纵者的发现就是他们最奇妙的发现。他们创造木偶和分享木偶时的兴奋、喜悦和想象将会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别人,决不能忽视儿童之间交流活动的教育价值。另外,儿童使用木偶进行交流活动,还可以练习手与眼的协调、手与手的协调及肌肉的控制技能。 在儿童创造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过程而不是最后的产品,在教学活动中永远支持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和创造。 教学思路 木偶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为教师提供了与儿童沟通的另一途径。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其中,教给儿童真实的人性。 教学活动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中展开,学生先欣赏、思索“木偶剧是怎样表演的”,再亲自尝试、感受木偶剧的表演方法,进而独立创作木偶进行表演。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本体出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机制,溶欣赏、表现、创作于一体。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 培养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的精神,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 认知领域: 了解木偶的表演方法,独立进行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创作复杂的故事情节。 能力领域: 运用现成的木偶进行表演的能力,有能力的同学可以 自己制作木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长期准备:在几周前的课堂活动中就开始使用一个善于倾听名叫“大耳朵”的手偶和自己共同进行教学。 前期准备:剪辑几段由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棒偶等表演的经典木偶剧;收集或制做大量的手偶、指偶、袜偶、纸盘偶、布袋木偶、棒偶、人面偶、提线木偶等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胶棒、记号笔、彩笔、手帕、皮筋等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碰撞产生火花 老师走进教室说:“新年到了,同学们又长大了一岁。为了表达老师对你们的祝贺,今天我请客!” “大耳朵”抢着说:“不行,不行,过新年了,我要请好朋友们一起庆祝,你怎么能和我抢呢?” “同学们一定愿意让王老师请客!” 老师争辩道。 “谁说的?” “大耳朵”不服气地说,“让同学们说,让同学们说!” 老师和“大耳朵”一起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让学生做出选择。 二、欣赏激起欲望 老师(或“大耳朵”)先请同学们观看由提线木偶表演的经典木偶剧片断。 老师(或“大耳朵”)问:“谁能讲讲你看到了什么情节?” “你想知道这个节目是由谁表演的吗?” 教师(或“大耳朵”)拿出一个提线木偶简单示范一下使用方法,或由录像片演示。 “大耳朵”(或老师)蹦出来说:“该我了,该我了,我也请同学们看一段木偶剧,一定比王老师(或“大耳朵”)请你们看的更精彩!” 请同学们观看由其他类型木偶表演的木偶剧片断 “大耳朵” (或老师)问:“你认识它们吗?” “我的木偶比她的好看多了吧?” 老师(或“大耳朵”)反驳道:“还是我的好!” “我的好!我的好!” “大耳朵” (或老师)喊。 “你们就别争了”老师出示的指偶发言,“一节课也不能光让你们两个表现呀!不就是表演木偶剧吗?我们都会,大家说是不是呀?” 三、探索加深体验 老师质疑:“你们真的能行吗?” 指偶坚定地说:“大家桌上的盒子里有道具,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表演;盒子里还有一些制作木偶的工具,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木偶。你们俩呀,就等着看我们的表演吧!” 在最初的探索中学生会学习使用现成的木偶进行表演,当学生不再满足于使用成品时,要及时提示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木偶,但绝不可进行统一要求,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探索方向的差别。 四、表演展示才华 指偶说:“我们编个自己的木偶剧吧!让王老师和‘大耳朵’他们刮目相看!好不好?” 学生一边创作,一边进行表演尝试,和同学交换意见,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品。 老师和“大耳朵” 不断发出惊叹,给学生鼓励。 “我提议。”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 1教案 人美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里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的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条经典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线条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难点: 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 彩笔、蜡笔、电线……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线条: 1.找找我们身边的线条。 2.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线条? 3.到黑板上画一画这些线条。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1.欣赏《春如线》作者:吴冠中 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颜色的恰当组织能带给人美感。 2.欣赏小朋友运用线条表现的作品。 教学意图: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激发学生创作美的欲望。 三、我与线条一起漫游: 1.怎样表现:线条排列既要有秩序、又要有变化,如何体现出秩序和变化? 2.作业:和你喜欢的线条去漫游,完成一幅美丽的画。 3.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4.欣赏作品,谈谈体会。 教学意图:感受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看木偶戏教案 冀教版 2019 2020 一年级 美术 下册 我们 木偶戏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9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