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检测.doc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检测.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xx德州中考)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2.(xx长沙中考)如图是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 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 3.(2019易错题)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xx北京中考)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 时间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544 9 11 0 0 0 1926年 14 600 0 0 3 459 3 936 922 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5.(xx河南中考)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6.(xx潍坊中考)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7.(xx南京中考)“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8.(xx咸宁中考)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9.(xx贵阳中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 )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 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 D.盲目崇尚西方文明 10.(xx威海中考)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前的荣耀,是中国的“百年老站”。铸造了“中国铁路百年前的荣耀”的“铁路之父”是( ) A.詹天佑 B.魏源 C.严复 D.侯德榜 11.(2019改编题)近代有一爱国知识分子挑战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位爱国知识分子是( ) A.魏源 B.严复 C.张謇 D.孙中山 12.(xx甘肃中考)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此书的译著者是( ) A.魏源 B.严复 C.曾国藩 D.梁启超 13.(2019改编题)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式教育也有所发展。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的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B.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C.1903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D.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4.(xx云南中考)《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 15.(2019改编题)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社会生活随之也呈现出近代化的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业救国”梦 甲午战后,他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好像)之树然(样子),教育犹(如)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他提出了……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发展。但大战结束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近代工业是如何曲折发展的。 (3)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民主平等梦” (4)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请你简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5)推动材料二中变革的根源是什么? 16.(2019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谈谈铁路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交通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B 2.B 3.A 4.D 5.D 6.B 7.B 8.D 9.C 10.A 11.A 12.B 13.C 14.B 15.(1)张謇。 (2)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4)①火车、轮船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②有线电报的出现,密切了人们的联系。③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④报纸的出现,使人们能及时获得信息、了解社会。⑤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改变了愚昧落后的习俗。(任意四点即可) (5)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16.(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 (2)①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④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洋务运动的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传入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和思想文化检测 淄博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第六 单元 中国近代 经济 社会生活 科技 思想 文化 检测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49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