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祭祀、如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闰土是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我”的外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那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与他的故事。(生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出示课题“少年闰土”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二、启发定向,选择目标 老师引导:请大家根据课题,想象课文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再根据课题、单元的主要目标和课后的习题,确定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列举,老师归纳出主问题: 1.课文写了少年闰土的那几件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2.课文是怎样写闰土的? 3.根据单元目标,课文的几句难理解的句子,我们采用怎样的方法去理解,含义又是什么? 4.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引语:鲁迅的文章中有许多我们不常见的字词,文章也比较长,读课文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叙述的主要事例 三、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释疑 1.选择几个问题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 2.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小伙伴,讨论自己学不懂的生字和新词。 3.在老师发下的卡片上,选自己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说说那些地方需要注意,那些需要提醒同学们,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点交流一些不常见的字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祭祀 忙月 秕谷 鹁鸪…… 四、重点学习四件事,品读、感悟 1.选择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交流。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2.稀奇事在课文中是指那些事?闰土的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学习。 师引:快速读课文第四段,看看讲了几件事?交流板书(雪地捕鸟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海边看鱼) 3.说说“稀奇”的意思,对我们来说,什么样的事是稀奇事? 4.说说你准备怎么学这几事?可以用什么方法学?(有感情地朗读,边画边读,角色扮演互相说……)(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5.让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学这四件事。用上学习记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交流的伙伴进行交流。可以按课文的顺序来学,也可以先挑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先来学。(选择学习内容)弹性填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引导,集体评议: (1)雪地捕鸟(角色扮演) 师:闰土啊,你会捕鸟吗?能不能帮我捕鸟呀? 生:…… 师:快教教我怎样捕鸟? 生:…… 学生评价,评价标准:说清楚,有感情,能吸引人。有感情朗读 (2)用类似的方法学习瓜地刺猹、海滩拾贝、海边看鱼 教师引导,朗读瓜地刺查时要读得轻一些,读出当时的情景,读其余两件事要有声有色。学生评价。 (3)说说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五、小结,作业 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生字、新词抄写的遍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件稀奇事,“我”对那件事印象最深,为什么?(是瓜地刺查,因为课文一开始就写,而且写了两处,写得最详细。) 二、自主背诵第一自然段 1.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地试读。(启发引导:月夜下,少年闰土怎样去刺查?) 2.出示插图,仔细观察,划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插图的? 3.自由练读。 4.回忆背诵的方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背诵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第一段背下来。 5.指名背得最快的同学,介绍背诵的经验。 6.全体尝试背诵。 过渡语:闰土真是见多识广,那么,“我”和“我”的朋友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又是怎样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三、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结合引导课堂争议:“课文中的‘我’与闰土相比,到底谁的知识更多?” 1.质疑问难,根据句子,你有那些问题?(他们指谁?……) 2.联系上下文,自由独立思考。 3.找自己在班级里最喜欢的同学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综合意见。(“四角天空”说明“我”和那些地主少爷们生活小,知识面狭窄。这些话表达了“我”对闰土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得出结论: “我”:书本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生活经历丰富,见多识广。 四、理解闰土的外貌 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一想:外貌与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教师读:“他正在厨房里,一张圆脸,头戴一顶帽子……”让学生听,把老师漏读的字用铅笔轻轻划去,比较着读,仔细品味有何区别。 3.讨论交流(紫色说明闰土生活在大海边,身体十分健康;小毡帽说明闰土生活在农村;银项圈说明闰土的父亲十分疼爱他;) 4.师生小结:人物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环境、身份有密切的关系。 五、引导进行自主迁移 过渡:“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闰土生活在大海边,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除了这一点,“我”与少年闰土之间还有那些区别? 师生讨论、小结,教师板书。(身份不同;穿着、打扮不同;外貌不同……) 1.引导迁移 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鲁迅忘了写呢?请你根据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和课文中“我”的身份,把“我”的外貌补写完整。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展开讨论。 3.补写。 4.交流、修改。 5.教师出示下水文:“瞧!那不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吗?头戴瓜帽,长得又白又胖,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脖子上挂着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一双乌黑的眼睛,似乎提不起一点精神……” 6.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我” 出身 农家少年 地主少爷 外貌 紫色圆脸 戴小毡帽 ? 项戴银圈 生活经历 瓜地刺猹 海滩拾贝 雪地捕鸟 四角天空 海边看鱼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3教案 冀教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文的生字、词语。 (2)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体会“我”与闰土之间真诚的友谊。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农村的美好,培养学生向往农村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农村的美好,培养学生向往农村的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且查找有关作者、贝壳、跳鱼等与学生有些距离的又和课文密切相关的资料。 二、自读质疑,寻求探究切入点。 1.教师谈话、感情朗诵课文,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画面,之后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思考:你认为留给鲁迅先生深刻印象的还有哪些画面? 指名交流留给“我”深刻印象的画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整合到4件稀奇事,让学生板书这4件事。 三、合作探究性学习,突破课文的重点。 1.选取4件事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选择你们认为最可行的方法(读、 说、演、画)来学习,体会闰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课上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这件事你最感兴趣? 主要归纳:你们小组能把这件事情的有趣表达出来吗? 主要着眼点:闰土是个怎样的人? 四、课中感悟,探究课文的难点。 1.由“闰土的心里只有这4件事吗”引入中心句:“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把中心句读出自己的感情,再让学生对中心句质疑,引出 问题:“为什么我和往常的朋友会不知道这些事?” 2.小组合作,读课文,比较闰土与“我”身份、生活环境、经历、体验等的不同,再一次感受 闰土其人。 随机出示重点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 朗读理解句子。 五、品评作品文字,提高欣赏能力。 1.引入:闰土把“我”从高墙大院,带到了广阔的大自然,一件件稀奇的事都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在文学家笔下,是如何把印象深刻的画面刻画得淋漓尽致的? 2.再次品读课文,谈体会。 六、总结延伸,实现语文课的拓展性。 推荐学生去读小说《故乡》:三十年后的闰土又是怎样一个人?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真正实现主题的延伸。)-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少年闰土 1教案 冀教版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下册 少年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1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