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 部编版教材 小学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图文版可编辑课 直接打印
《2020新版 部编版教材 小学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图文版可编辑课 直接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版 部编版教材 小学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图文版可编辑课 直接打印(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能力:关心体谅父母,尽量少让他们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知识: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爱的方式,他们还不懂得少让父母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也是对父母一种爱的回报方式。少数在家中从小受尽宠爱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主动爱他人的意识,他们从小习惯接受来自长辈的爱,在外不知爱他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他们往往认为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一些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孩子,他们或是被爷爷奶奶溺爱,或是很早就开始照顾家庭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对家人关爱的理解容易片面。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地区民风质朴,受传统影响较深,传统中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得较为含蓄内敛,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容易简单粗暴。在这样一个氛围中,三年级的农村学生难以充分感受来自家人的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质朴简单,导致学生对家人爱的体验、感受力不够敏锐,同时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够强,对家人爱的理解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家人的爱。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严格也是爱。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通过观看“名字背后的故事”的动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名字凝聚着家人的爱与期盼。用动画“家人哺育我长大”以及护蛋活动让学生知道家人养育自己不易。用“两份清单”引发学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严格也是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心形卡片及“两份清单”的表格。 学生准备: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收集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家人养育我长大” “故事与思考”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人养育我长大 1.[播放动画:名字背后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的名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意义吗?能跟我们说说名字背后的故事吗? 小结:名字后面都寄托着家人殷切的希望,真诚的祝福,凝聚着家人对我们的爱。 2.[播放动画:家人哺育我成长]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你能说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关心、爱护你的事情吗?再说说家人看到你进步成长后的感受。 小结:无论是严格还是慈祥都凝聚着家人对我们的爱。这些爱的片段让我们感动、沉醉,我们就是在家人这无尽的爱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板书:家人的爱 家人养育我长大) 3.教师调查学生保护鸡蛋的结果并引导学生交流课前保护鸡蛋的感受。 小结:保护一个鸡蛋尚且如此不容易,更何况家人照顾保护的是我们这一个个小生命。该是多么的不容易! 【设计意图:体验到家人对自己的爱和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二 两张清单 1.[播放动画:彼尔的账单]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和自我反省中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要任何回报的。(板书:无私的爱) 2.[播放课件:两份清单]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家人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我们为家人又做了哪些事?使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并在行动上从坚持为家人做一件事开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爱。】 活动三 赞美家人的爱 [播放动画:家人的爱]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让我们用心感受家人的爱,将你最想对家人说的话和最想为家人做的事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回报家人。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家人养育我长大 无私的爱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知识:学习从多个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平等原因,他们还难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也出现城市独生子女们容易出现的教育问题:孩子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较深,大多不理解父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贫困。一些三年级农村学生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他们内向、不善言表的个性。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一个很现实但又不愿面对的话题,他们对父母爱的言行的理解是不够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较多。他们还不太懂得怎样去沟通交流,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可先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开始,思考孟母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借助动画资源,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与父母相处所产生的矛盾,分析原因,并用父母的心里话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体谅父母。通过“我的调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人,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最后用表格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父母分忧。 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准备“我为家人分忧”的表格。 学生准备:调查父母的心愿。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你能理解他们吗”“不给家人添麻烦”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你能理解他们吗? 1.[播放动画:孟母三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什么? 2.[播放动画:你能理解他们吗]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你的体验说说,你能理解他们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形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要能体会拳拳父母心。】 活动二 有话大家说 [播放动画:有话大家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这样的困惑和不理解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教师出示课前家长所写的信,抽取其中的一封念给学生听,学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并介绍让父母了解自己心情的好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交流,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板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理解 体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 活动三 我的调查 [播放课件: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从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四 我能为家人服务 [播放动画:不给家人添麻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怎么做才能使父母少一点烦恼,多一些快乐呢?结合家庭生活找一找,有哪些事情容易给父母添麻烦? 小结:尽量少给父母或家人添麻烦,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小事,回家和爸爸妈妈说出你的心里话。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板书:分忧 回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和研讨怎样少给父母添麻烦,并付诸行动。】 板书设计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理解 体谅 分忧 回报 《来自社会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社会各界和国家对自己的关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能力:学习自主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主题,进行简单地社会调查。 知识: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了解国家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来自社会的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他们对“社会的爱”的认识不够,印象不深。对于社会各界、国家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事迹了解较少,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了解就更少。他们也不太懂得怎样去调查、采访,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丰富他们的信息,是必须且急需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生活相对贫困,他们对社会各界关心爱护他们的信息了解较少。他们对来自社会的爱的认识,更多来自身边周围环境给予的零星而有限的体验。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了解国家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社会各界和国家对自己的关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同时借助大量的动画视频丰富他们的信息量,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国家政府的关爱。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可先用视频“学校的一天”来引发学生的回忆,然后借助动画资源,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用教师的心里话引导学生体会学校工作人员的辛劳及无私奉献。最后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体会社会各界和国家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教学重点 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了解国家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 教学难点 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社会各界和国家对自己的关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采访学校较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收集有关社会各界、国家政府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学校中为我们服务的人”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校园的一天 [播放视频:学校的一天]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学校中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板书:来自社会的爱 学校中为我们服务的人——无私奉献) 【设计意图:了解学校有很多部门,有各类工作人员,为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而辛勤工作着。】 活动二 小记者在行动 1.[播放动画:小记者在行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你从调查中发现了什么?帮助学生发现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快乐和烦恼。 2.[播放动画: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为我们工作很辛苦,我们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应该怎样做呢? 3.[播放课件:我想说] 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用表演、图画或小报等多种形式倾吐自己的心声。 【设计意图: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板书设计 来自社会的爱 学校中为我们服务的人——无私奉献 第2课时 活动一 社会关爱我们 [播放视频:社会关爱我们]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收集,进行交流研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社会给予儿童各方面的关爱。】 活动二 小记者在行动 1.[出示图片:警示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这些措施、规定和事例中感受到什么?说说你自己生活周边有关保护儿童的措施、规定和事例。让学生亲自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2.[播放视频:相关法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段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了解到什么? 让学生一方面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一些保护儿童的相关措施和规定,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 小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的爱、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板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板书设计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爱 《在爱的阳光下》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家人的爱 说说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家人是怎样关爱你的。 活动二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爸爸妈妈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到不理解,甚至不满意?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该怎样理解他们呢?你还能从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不做父母的“小麻烦”呢? 活动三 学校里为我们服务的人 学校里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向他们说一句感谢的话。 活动四 来自社区里的爱 社会各界对我们少年儿童充满了关心和爱护。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吗?举例说说。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能力: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知识: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在校已经和同学们共同生活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彼此都很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学间往往因为不理解对方的选择和想法而产生了矛盾。他们还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看问题,去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对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不够。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对男女生之间的差别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为什么不一样了解甚少,并且他们对于这样的不同往往持一种盲目的崇拜或是较深的自卑。所以引导他们了解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受农村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人与人的差异认识不足。并且,他们对这种差异也不太愿意去探寻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认识人与人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认识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有不同,从而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想法和选择。通过“猜自画像”,让学生初步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然后借助画“圆的想象画”,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最后通过“寻找班级小明星”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画自画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的自画像”“我和别人一样吗”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的自画像 [播放动画:不一样的你我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展示课前各自准备好的自画像进行交流研讨:你知道同学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我们的长相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板书:不一样) 【设计意图:确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异。】 活动二 圆的遐想 [播放课件:圆的遐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大家同是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 小结:由于我们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所以画的画各不相同。看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板书: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活动三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播放动画: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班有哪些各具特点的同学,他们给班级带来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明星。 小结:正因为这些“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板书: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发现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闪光点,我们的集体生活才这么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你我他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宽容、欣赏他人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能力: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知识: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 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农村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弱一些,但也缺乏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采取更好的方法处理矛盾。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困苦,许多学生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容易影响孩子们不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思考和对待事情。他们在与人交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还不太懂得用理解、欣赏等方法去进行人际交往。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换个角度想一想”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他们对交往中的矛盾、生活中产生的人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 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在教学中,可先创设“假如我是他”的冲突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冲突,进而培养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值日风波”,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受,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和宽容。最后组织学生寻找身边人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教学重点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寻找身边同学的闪光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对方会怎么想”“换个角度看同学”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对方会怎么想 [播放动画:运动会风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和同学进行游戏或做其他事情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冲突。如果有的话,请当事人双方说说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心得。通过角色扮演,双方交换角色,交互体验。换个角度想一想,看看结果会怎样。 小结:有时,由于我们对同一事情的想法、感受和选择不同,有时也会发生冲突。换个角度想一想就能体会到他人真实的心情,从而化解矛盾。(板书: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尊重他人的选择和人格,是避免冲突的一个途径。】 活动二 体验别人的感受 [播放动画:值日风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让同情女生和同情男生的同学代表,分别谈自己的感受。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因说话不注意,引起当事人不高兴;当别人责怪自己或生气时,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想一想,这时希望对方怎么做。 小结:对待别人的过失或失误,我们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相互理解和宽容。(板书:宽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同情、理解的角度,学会宽容。】 活动三 寻找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分小组表演下面的内容。 情景一:小军在校园里遇到同学小娟,他们正在交谈的时候,看到同学张晶正在不远处聚精会神地看作文书。小军说:“张晶的作文写得真好。”小娟撇嘴,不以为然地说:“我不觉得有多好。” 情景二:课间休息的时候,磊磊看到同桌欢欢正在擦黑板,便对坐在前排的玲玲说:“我喜欢我的同桌欢欢,她是一个热爱集体的人。”玲玲:“我不喜欢她,她实在太笨了。” 情景三:放学后,刘辉背着书包回家,禁不住小声地唱起了歌曲,不远处的李梅和罗兵对此议论开来。罗兵说:“你听,他唱得多好。”李梅不屑一顾:“才不是呢,你看,他唱歌的样子真难看。” 情感体验:采访情景表演中张晶、欢欢、刘辉同学的感受。 讨论与思考:三组情景中,六位同学对张晶、欢欢、刘辉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同一组情景中的两位同学谁的朋友多?在集体中更快乐?为什么? 实际行动:学生寻找班里同学的闪光点。如果有同学没被夸奖,教师可建议全班学生共同为他们寻找优点。(板书:快乐) [播放音频: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明白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学习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 理解 宽容 快乐 《分享的快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能力:实际参与合作,学习自主选择合作对象,进行小组合作。 知识: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处于小学三年级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大多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他们喜欢与大家交往,但是涉及到自己的物品或劳动成果时,许多孩子就不太愿意与人分享了。即使有些孩子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其意愿表现要好,但他们对“分享”的认识不足,不太明白合作分享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方便、更愉快。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可先从学生喜欢的生日话题切入,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不想一个人过生日”,从而引出分享的话题。然后借助动画资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设计活动升华学生对分享合作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让他们懂得分享也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互相关爱的体现。 教学重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周围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做。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们班的‘分享日’”“我们共享用”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由“生日”说起 [出示图片:畅享生日]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过生日时我们希望好朋友都来一起庆祝,为什么呢? 小结:有大家一起庆祝是多么快乐呀!因为我们都能分享这份喜悦,让快乐和喜悦变得更多了。(板书: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不想一个人过生日?”引出话题。】 活动二 我们的“分享日” [播放动画:我们班的分享日]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开展班级分享日活动,并引导学生谈谈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爱的物品的感受。 小结: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另一个同学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假如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同学与你分享,就变成了更多人的快乐。把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跟别人分享,别人可以从中受益,自己也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快乐感。(板书:分享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活动三 我们共享用 [播放动画:生活中的分享]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同学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一些,或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是同学间的友情和欢乐。】 活动四 我们来设计 1.确定主题:教师提供活动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让学生各小组自定主题。 2.交流方案:在各小组商量和创造某作品的过程中,小组可派成员去其他小组学习,并向本小组同学介绍其他小组的方案和建议等,修改自己的方案。 3.小组成果展示。 4.交流本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 小结: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家都参与了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体验了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意识到分享意味着交流空间的开放,相互间的学习和激励,促进了共同发展。】 活动五 故事与思考 [播放动画:盲人点灯] 模拟小品表演:学生分角色表演。 思考:盲人为什么要在黑夜里点灯笼? 小结: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间的援助。有了彼此之间的分享,才会有好的生活状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了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板书设计 分享的快乐 《我们共欢乐》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活动一 不一样的你我他 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不一样给班集体带来了什么? 活动二 换个角度想一想 讲一讲你和同学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互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化解矛盾或冲突的事例,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活动三 做个快乐的孩子 遇到下面几种情况时你应该怎样做?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 能力:能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知识: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密切接触身边简单的社会生活,他们也乐意用自己的视角来发现身边的生活。不过,他们还很少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的工作者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没认识到这些工作者正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是丰富多彩的,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在商场购物的经历,接触的乡镇小商店,田间农作的家人,驾驶各类车辆的司机……这一幕幕,都深刻印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同时,他们对于农业、林业、畜牧业、运输业等行业的了解,可能比城市学生多。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受生活环境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各行业的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可能会对有的又脏又累的职业评价是负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吃透教材,尽量让学生全面认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的各行业的人们在为社会服务。然后,通过事例、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缺少哪一行都不行。 教学重点 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准备写有各行业名称的小卡片。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天或某种活动中都有谁在为我们服务(“为我服务的人”),写下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的新发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谁是我们生活需要的 1.[播放动画:谁在为我的一天服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在我们一天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播放动画:谁是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的]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还有哪些人为我们提供服务?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小结: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设计意图: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活动二 假如没有他们 [播放动画:假如没有他们]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假如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缺少某一个行业,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三 体验活动 1.模拟体验活动:参考教科书内容,开展“社区生活的一天”的模拟活动。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顾客或某种服务人员的角色。 2.交流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今天你做过什么工作?除工作外,你还去过哪里?为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各行各业缺一不可 《阿姨叔叔辛苦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萌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尊重和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 能力: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 知识: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和奉献精神。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往往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服务,不懂得付出。因此,他们对劳动者的辛苦只能从表面理解,不能深入体会劳动者的苦与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贫困。许多农村小学生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此,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比城市学生更好地体会劳动的艰辛。不过,他们对此的理解与感受,更多的来自体力上的辛苦,他们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的辛苦劳动是不能理解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脑力劳动者工作的辛苦的理解是不够的,他们容易以付出体力的多少来衡量劳动者是否辛劳。同时,他们对劳动者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理解不深,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很有必要。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从中体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让他们从小懂得敬重劳动者。可先引导学生从回忆生活开始,感受劳动者为我们的服务。然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以及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和奉献精神。最后用感谢卡的形式,升华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访问,从中体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 教学难点 萌发学生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准备“感谢卡”。 学生准备:学生观察、调查周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阿姨叔叔辛苦了”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小调查 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调查采访了生活周围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你们是怎样进行调查采访的呢? 学生交流。 小结:我们可以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记录表。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与自己生活较密切的服务者,比如小卖部的售货员、村里的农技员等,也可以参观广播站、种子站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他们的感受和愿望。 活动二 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播放动画: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讨论:你们生活周围的劳动者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通过调查,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通过与其他小组的调查交流后,你又了解哪些工作?各种工作是怎样的辛苦?学生可用文章、图画、照片等方式展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三 感受劳动者的苦与乐 [播放课件:辛勤的劳动者——徐虎]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讨论:你从徐虎的事迹中了解到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小结:这样一群平凡的人,用自己的劳动体验着人生的快乐,用奉献浇灌着幸福的生活。(板书:阿姨叔叔辛苦了) 【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生活周围劳动者劳动的苦与乐,加深对普通劳动者的理解,发现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板书设计 阿姨叔叔辛苦了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能力: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知识: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孩子已能够对他人的劳动说“谢谢”,但这种感谢很多时候是一种习惯性的礼貌行为,往往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还需进一步增强尊重、爱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进而渗透到自己实践行动中。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对感恩的认识与体会可能更深一些,大多农村学生都体验过劳动的辛劳,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有认同感。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接受能力,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让他们从小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师可先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对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心存感激,并说声“谢谢”。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与体验,感受听到谢谢的快乐。结合具体生活事例,帮助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白谢谢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更应是行动上的。 教学重点 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卡片答题卡、文明花等。 学生准备:彩色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说声‘谢谢’”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声“谢谢” [播放动画:说声“谢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像明明这样的经历你有吗?生活中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还有许多,想想你还想对谁说声“谢谢”?我们表演一下并做个感谢卡,送给生活中为你服务的人。 小结:对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我们应心存感激,并说声“谢谢”。(板书:说声“谢谢”) 【设计意图:认识在哪些时候应该向为自己服务的人表示感谢。】 活动二 谢意换来什么 [播放课件:谢意换来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当你被别人感谢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认识向提供服务的人表示感谢的意义。】 活动三 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 [播放动画:这样做对吗?]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呢?可以让学生辩论:尊重仅仅体现在说声“谢谢”吗? 小结: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板书:尊重 爱惜) 【设计意图:明白谢谢要用行动表示。】 板书设计 说声“谢谢” 尊重 爱惜 《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认识平面图,愿意绘制平面图。 能力: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学习画简单的学校平面图;能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知识: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方位感与空间感,对依图找物有浓厚兴趣,他们对方向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体验与认识,如知道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等。但三年级的学生对平面图没什么概念,不知道平面图的作用。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受生活范围的局限,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运用平面图的经验,他们很少看到平面图,接触平面图的机会比较少。 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及困惑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平面图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平时学生在生活中也很少用到平面图,本课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尽可能利用当地现有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调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看到的平面图,初步了解平面图,由此获得对平面图的初步印象。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计游玩路线等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及图例,再指导学生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点的位置,为学画学校的平面图打好基础。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地方,通过画学校的平面图,加深学生对平面图的了解,初步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重点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 认识现实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看、搜集在生活周围看到的平面图。准备彩色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平面图”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画画学校的平面图”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 1.调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商店、餐馆、医院等平面图,并结合平面图给大家介绍这一地方的概况。(板书:平面图)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会看到平面图,学会了看平面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看到的平面图,初步了解平面图。】 活动二 学习认识平面图 1.[播放动画:认识图例、方向标](板书:图例 方向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这幅平面图表示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平面图中图例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哪是方向标?它指向什么方向? 2.[出示图片:辨别图上方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图上其他方向应该怎么确定?完成书上填空。 3.[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平面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这些平面图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怎样看懂平面图?(板书:生活中的) 小结:通过图例,我们可以知道平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我们还要记住平面图上方向的一般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设计意图:通过学看简单的平面图,及认识平面图中的图例和方向,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活动三 设计游玩路线 [播放动画:游动物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这两个同学想看熊猫、狮子、老虎、猴子和黑熊。我们来帮他们设计一条游览路线,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走。 【设计意图:能从平面图中找到指定的地点。】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平面图 图例 方向标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第2课时 活动一 实地观察校园 1.了解观察校园的方法。 (1)确定校园的一个固定观察点(校门口或操场上),面北朝南,辨认一下实际的方向。(板书:确定方向) (2)从固定点看校园,面北朝南,看看学校的各种设施处于怎样的相对位置上,并做好记录。(板书:记录各种设施的位置) 2.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观察校园。 小结:我们在观察时,要辨认清楚方向,做好记录,注意遵守纪律和安全。 【设计意图:实地观察校园,辨认实际的方向,记录校园各种设施的相对位置。】 活动二 总结画平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辨认校园实际的东西南北方向。 2.确定校园内主要景物的相对位置。 3.把用符号代表的实际景物画在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 【设计意图:掌握画平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活动三 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平面图。(板书:画画学校的平面图) 2.将画好的平面图在全班展示,相互观摩和交流。课后可以人人都画一张平面图,向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 【设计意图:通过画学校平面图,加深学生对平面图的了解,初步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画画学校的平面图 确定方向 记录各种设施的位置 《校外探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际生活中获得认路的相关体验。 能力:正确辨认方向,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知识: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了解路线图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平时对周围环境不会特别关注,容易迷路,但他们已有能力独自从家里步行到学校上学。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纯,他们已积累一定的独自外出认路的经验,这是他们良好的生活基础,但在平时生活中需要他们辨别方向和利用路线图的时候很少。 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及困惑和障碍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三年级学生实地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差,动手记录的能力也较弱,画路线图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了解路线图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辨认方向,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教学中可从学生相对熟悉的学校周边环境入手,组织学生到校外探路,在探路时学习辨认方向,并做好记录,为画路线图做准备,进而了解路线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了解路线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方向,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准备彩色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该怎样认路”“学画路线图”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到学校周边看看 1.[播放动画:校园周边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你每天到学校上课,对沿途的情况是不是清楚?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进行校外探路:(1)确定方向。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中心,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板书:确定方向) (2)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小组。 (3)交待注意事项。在校外探路时要注意安全,留心观察,相互合作,还要做好文字记录。(板书:留心观察 做好文字记录) 小结:我们在去学校周边探路时,首先要确定方向,还要注意观察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做好记录,同时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了解探路的基本方法。】 活动二 把我们走过的路线画出来 1.请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探路的情况。注意说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经过什么地方,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2.[播放动画:校外探路(南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读图后,大家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我们该怎样画自己学校周边的路线图?(板书:辨方向 图例) 3.[播放课件:怎样画路线] 引导学生总结路线图的具体画法和作用。 4.完成教科书的填空,并画出各自探路的路线图。 【设计意图:通过校外探路,了解画路线图的方法和作用,并能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活动三 看图寻路 1.成果展示。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在小组展示。 2.评一评。路线图画得清不清楚,看不看得懂,大家可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交流。说说这次校外探路活动和学画路线图,带给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小结:生活中,路线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板书:看图寻路)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画路线图并尝试按照别人画的路线图确认和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地点。】 板书设计 该怎样探路 确定方向 留心观察 做好文字记录 学画路线图 辨方向 图例 看图寻路 《出行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 能力:能够看站牌、路牌,掌握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知识:知道本地的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2020新版 部编版教材 小学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图文版 可编辑课 直接打印 2020 新版 部编版 教材 小学 三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教案 图文 编辑 直接 打印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