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语文S版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本文讲的是小加在跳马游戏中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再试一次,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重新鼓起勇气的事。文章有12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加放学回家后闷闷不乐。第2至7自然段以对话的方式叙述了小加跳马失败的经过。第8至12自然段写出了妈妈对小加的鼓励和教育。 【设计理念】 教材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因此学习课文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用课后词语“不由自主”等造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去做,努力去做”,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重点难点】 妈妈对小加的教育是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喜欢做哪些游戏? 2对于新的游戏,如果第一次失败了,你会怎么办? 3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再来一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自己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与同桌共同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把生字读对了。 3标出自然段。 4查生字读音。 a)出示字卡,和你熟识的生字打招呼。 b)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扒、吞、咽、努”等有特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丧、绝、弃”可能是识记难点。) c)组词练习,为生字找伙伴组词,以加强记忆。 d)生字集中在第1、第10自然段,重点读这两段,巩固生字。 三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写的,自然段多,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主要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同学们,我们读了课文,你们都能结合课文提出什么问题呢? 2哪些问题属于课文内容呢? (1)吃饭的时候,小加为什么闷闷不乐? (2)小加跳马时是怎么想的? (3)妈妈是怎样鼓励他的?小加最后怎么想? 3这些问题你会回答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4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和答案连起来说一说,就基本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意思,谁来试一试? (小加吃晚饭时闷闷不乐,原来他在跳马游戏中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再试一次,在妈妈的教育下,小加明白了重要的是努力坚持、大胆尝试。) 四布置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1谁知道第27课《再来一次》主要讲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板书课题。 二教学第1自然段 1小声读第1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小加“往常”的表现,用曲线画出他今天“反常”的表现。 2指名回答。 3怎样用声音读出小加“往常”的表现和今天的“反常”表现呢?哪些词语要特别注意呢?(而是、悄悄地躲进、慢吞吞地吃着、抬、咽等。) 4讨论:如果课文不写小加“往常”的表现,行吗? 5学习对比的写法,练习用“我不像往常那样,( ),而是( )”说话。 三教学第2至7自然段 1过渡:小加今天的样子,妈妈用了一个词特别恰当,你能找出来吗?(理解“垂头丧气”。) 2小加为什么垂头丧气呢? 3学生表演:跳马游戏是怎么玩的?爸爸的哪句话把跳马游戏讲清楚了?读一读。 4讨论学习:小加为什么跳马失败了? 5画出小加的想法。 6讨论小加失败的原因:害怕跳不过去,害怕摔下来,害怕被人笑话,心里胡思乱想,没有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理解小加的心理活动,明白害怕是成功的敌人。) 7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后来你是怎样成功的?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8你能对小加说句鼓励的话吗? 9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不由自主”这个词,并练习说话。 10过渡:妈妈了解了小加失败的原因,是怎样启发鼓励他的? 四教学第8至12自然段 1读妈妈的话,用笔画出,用心体会。 2交流各自的理解:你怎样理解“连试也没试一下,比摔下去还要糟糕”这句话?(敢于尝试,就有成功的希望。) 3妈妈说“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地去做,努力地去做,哪怕只有一点儿希望也要坚持,绝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你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专心,就不能有杂念;努力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不轻易放弃,失败了还可以“再来一次”,信心最重要……) 4小加明白妈妈的话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了? 5想象一下:小加再来一次,会怎样? 五总结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同学们,你们先看看每一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你能发现哪些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同桌,好吗? 丧,共8笔,笔顺是:横、竖、点、撇、横、竖提、撇、捺。 败,右边是反文旁。努,上下结构,上边的“奴”,左右不能分得太开。 3学生书写,随机评价,注意学生姿势和握笔方法。 教学设计2 (一)出示课题,激趣质疑 (二)播放本课课文普通话朗读录音 学生边看书边认真听。 (三)自读课文,小组合作 1.读准字音,识记8个会认字。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读错字、丢落字或重复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在小组中轮流读,互相检查、纠正读音。(可按第1自然段、第2—5自然段、第6—9自然段、第10—12自然段分为四部分读。目的是每人读的量较合适,并不是分段。) (四)全班交流 1.认读词卡、字卡。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 (五)朗读感悟 1.默读第1自然段。 注意小加表现的语句。从他的表现看出什么?用朗读表达出来(相机理解“慢吞吞”)。 2.朗读第2—7自然段。 (1)细心的妈妈发现小加哪些地方“反常”?(结合上文理解“反常”一词。) (2)爸爸听了小加说的话,为什么“笑着说”?(爸爸没发现小加反常,只注意他说的跳马游戏。) (3)小加为什么反常?(注意第5、7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体会小加、妈妈、爸爸三个人不同的心情。(相机理解“不由自主”) 3.朗读第8—12自然段。 (1)注意小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垂头丧气”到“再来一次”。) (2)理解妈妈两次“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笑是明白了小加反常表现的原因并劝告他、鼓励他,第二次是因为小加接受劝告而高兴地笑了。) (3)分角色朗读。 4.分角色朗读全文,要表现出人物心情的变化。 5.结合课后第2题,加深理解,受到教育。 (六)写字指导 (七)完成课后第3题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我是最弱小的吗》教学设计 语文S版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课文讲的是四岁的萨沙和家人在森林里聊天、看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托利亚把雨衣给妈妈,妈妈把雨衣给萨沙,幼小的萨沙又把雨衣轻轻地罩在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 【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篇课文很好体现了这一特点。本课教学设计也要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不甘为弱者,主动保护弱者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美好的人间亲情和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情感。 难点:疑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或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我是最弱小的吗》。 2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1四人小组交流初读感受。 2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夏天的一个周末,萨沙和父母、哥哥在森林空地聊天休闲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托利亚把雨衣拿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萨沙从妈妈和哥哥那里学会了保护弱小者,掀起了雨衣,轻轻地罩在蔷薇花上。 3归纳大意时,相机贴出有关生字卡片,并了解词语大意:周末、萨沙、父母、聊天、托利亚、弱小、掀起、蔷薇。 三教学生字 1齐读已贴的生字生词,课文里还有哪些生字生词?用笔画出来。 2出示其他词语:铃兰花、映衬、聚精会神、倾盆大雨、花瓣、纤弱。 3这些生字当中,哪些字容易读错呢? “弱”是翘舌音,“萨”是平舌音,“铃、精、倾”都是后鼻音。 4这些生字中,哪些可以用熟字加减换偏旁的方法学习呢? 联系熟字学习生字: 抹——末令——铃墙——蔷微——薇 村——衬柳——聊辫——瓣千——纤 5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别的字呢? 6同桌互认互读,巩固学习效果。 7写字。老师先范写,然后让学生写一写。重点指导书写“精、森、最”。 四练习读文 1逐段指名通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五积累词语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请你把它放入词语花篮。 六语句积累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段,请你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课堂导入: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是怎么写的? 2你喜欢第1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呢?为什么? 3你怎样读,也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体验呢?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1)萨沙一家美好的心情。 (2)森林的美好。 (3)蔷薇的美丽。 4过渡:在这美丽的森林空地上,萨沙一家怎样度周末呢? 二指名读第2自然段,你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体会萨沙一家人和谐相处,理解“聊天”一词的意思。 2讨论学习第三句:托利亚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就把雨衣给妈妈? 引导学生多种理解:托利亚爱妈妈,托利亚认为自己是男子汉,所以雨衣要给妈妈;西方有女士优先的传统;晚辈要尊敬长辈。 3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这是为什么呢? 三理解文章后半部分,体味“保护弱小”的美德 1对萨沙的不解,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2一起读妈妈的话: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4萨沙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 5引导学生用疑问的语气朗读——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 6比较:用反问的语气朗读妈妈的答话—— “你谁也保护不了,不就是最弱小的吗?” 7萨沙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 朗读有关句子:“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罩在粉红的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从萨沙的行动和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怎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出示课件或图片,帮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从雨中蔷薇的样子体会它的纤弱,从萨沙动作的轻柔,体会他对花的爱惜;探究萨沙的内心:他不是最弱小的,他也能帮助更弱小的。 8萨沙用雨衣罩住了蔷薇花,你赞同吗?你喜欢萨沙吗? 9小结:妈妈和哥哥用自己的行动把要保护弱小的种子播种在小萨沙的心里,小萨沙也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是多么勇敢、自信啊!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要从小学会保护弱者,关心别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间才会充满关爱,世间才无比美好。 五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带地图的名片》《小蜗牛参加文艺晚会》,引导学生做一个勇敢的人,学习小蜗牛自信、言而有信的品德。 教学设计2 (一)对课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比较长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初步认识会认字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卡片。 个别认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结合组词初步了解意思,抓住特点初步识记。 (四)再读课文,质疑解疑,朗读感悟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有的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组织全班讨论。 1.用课件或插图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读有关的句子,感受森林里的美好,特别是蔷薇花的美丽、娇艳。 2.读有关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大雨了,托利亚、妈妈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中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①读萨沙的第一问。引导学生读好语气,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②读萨沙的第二问。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③读妈妈的回答,注意让学生理解反问句的意思。“你谁也保护不了,不就是最弱小的吗?”意思就是:“你谁也保护不了,就是最弱小的。”体会反问的强调作用。 4.朗读感悟第7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朗读。 ②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前后比较,体验萨沙爱惜蔷薇花的心理。可以启发想象:萨沙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朗读最后一句,可让学生自己试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识字巩固 (七)写字指导 参考资料 铃兰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通常两枚,长椭圆形。花茎顶生总状花序,夏季开花,花钟状,下垂,有香气。 野蔷薇:一种落叶灌木,蔷薇科。茎细长,枝上有小刺,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果实可入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来一次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语文S版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七 单元 27 再来 一次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