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 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如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综合法 教学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对学生回答不表态,继续设疑:是不是这样呢? 进一步设疑: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吗?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给与鼓励。 吃饭是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 或问你知道会厌软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己回答。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呼吸道有什么结构保证气体畅通? 2、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 3、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学生总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观察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棒。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在呼气,感觉胸廓变化?肋骨是怎样运动的? 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演示模型:膈肌的收缩、舒张使胸腔上、下径发生变化。 学生做深呼吸,说出自己的感觉, 学生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1、 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 2、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吗?除胸廓前后径、座幽静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容积? 让学生说出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引导学生:走到饭店附近为什么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呢? 教师及时点评,并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氧气、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气体扩散的原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资料: 1、甲、乙两瓶石灰水的混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总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鼓励。-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安徽省 年级 生物 下册 4.3 发生 气体 交换 教案 新版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