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探索宇宙》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2课。在此之前学生已接触和学习了一定量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对于宇宙这个概念有了较为粗浅的了解。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学生能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教学重点是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教学难点是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谈话导入。 与学生聊西游记中能上天入地的神话人物,从而很自然而然地引出古人探索宇宙靠的是想象。也由此而引入从古至今人类从没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教学也就一步一步地沿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进行:望远镜——运载火箭——航天器——太空英雄。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本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抽象难想象难理解,因而课前我收集了大量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古今能同时呈现,使“宇宙”变得亲近,更利于学生理解。 3.课堂讨论的设计切合学生心理特点。 “你认为探索宇宙有什么困难?”、“探索宇宙,有时会牺牲生命,你认为值不值得?”等等,这些问题,既让学生对宇宙展开充分的想象力,又让学生思考探索宇宙需要什么准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收集人类探索太空资料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不足之处有以下: 1.本课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显得量太大,因而教学环节上该展开的讨论显得仓促。应该设计成两个课时,留下足够的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学得尽致,教师教得尽兴。 2.在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即教学难点的突破上,最好采用边讲解边画简画的方式比较合适,以弥补课件的局限性。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摆的秘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且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对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在探究中,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制定研究的计划,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而老师只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他们最终完成探究任务。“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行使。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二个特点: 一、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心理有四大特点:好奇、好玩、好动、好胜,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四好”组织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好玩、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对摆角的大小不影响摆的快慢感到很惊奇,进而产生问题。接着教者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当然,在学生动、玩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最后教师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在自己设计一个摆,把课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 2020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探索 宇宙 教学 反思 青岛 三年级 起点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