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形成。 2、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火山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 2、谈话: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3、观看“火山”的现场图片。 4、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5、谈话:关于火山,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6、全班交流: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7、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新知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 (2)谈话:下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播放课件 (4)小组讨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5)全班交流、小结 (6)谈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 (7)谈话:你见过打开啤酒瓶子时的情景吗?啤酒里的泡沫是用一定的压力压到瓶子里去的。我现在就来打开一瓶啤酒,请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8)演示模拟实验:老师打开一瓶啤酒,学生观察。 (9)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10)讨论: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11)讲解: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2、火山发生时的现象是什么? 火山爆发时现象: 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 浓烟(冲向高空) 灰、石块(落下来) 岩浆(火红) 3、火山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 五、拓展活动 了解世界著名的火山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火山的《火山旅游》 教学反思 火山一课,由于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因此火山的形成过程上学生看不到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之前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又找到了火山喷发的图片,又让学生回家搜集了有关火山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火山喷发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用演示实验加以课件的演示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很容易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到更多有关火山的知识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使课堂教学进行的顺利,学生兴趣更浓。 因此,我觉得在科学课中图画的运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图片、文字的多方面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使学生能学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内容,把课外搜集的资料拿到课堂来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的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1 冀教版 一、课前准备: 1、饮料瓶、透明胶布、气球、针,水、红墨水、水槽等每组一套。 2、教师(学生)准备关于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二、教与学的目标: 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发时的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 ②学生发言 (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2、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 ①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对地球内部有哪些认识?(地层的构造) 学生讨论。 (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压力非常大等。) ②提问: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薄弱处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 3、设计实验。 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 4、 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学生可能作出的实验:①先用气球装上水,再用针扎上小孔后的喷水现象模拟火山喷发,②在饮料瓶一侧扎上一个小孔,用透明胶布粘住,瓶内灌上水,加入红墨水染红,拧紧盖子,用力挤压瓶身,水将透明胶布冲开,形成“火山喷发”。) 6、讨论:通过实验,现在你们认为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7、出示地壳变动,火山发生的课件,总结火山的成因。 (三)、科学与生活 8、讨论: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播放视频(影片《烈火熔城》片断。) 学生讲述搜集的有关火山带给人们的灾难的资料。 问:火山带给人类哪些益处呢? 学生讨论: (形成地热资源,形成矿产,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等) (四)拓展活动 9、布置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资料,办一份火山风景区旅游手抄报 教学反思 火山一课,由于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因此火山的形成过程上学生看不到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之前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又找到了火山喷发的图片,又让学生回家搜集了有关火山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火山喷发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用演示实验加以课件的演示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很容易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到更多有关火山的知识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使课堂教学进行的顺利,学生兴趣更浓。 因此,我觉得在科学课中图画的运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图片、文字的多方面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使学生能学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内容,把课外搜集的资料拿到课堂来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的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火山教案 冀教版 2019 2020 年级 科学 上册 火山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