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一面》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一面》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一面》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一面》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 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等词语。 ⑵ 理解: ①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② 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德育目标: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并提高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加深对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流程与教学互动】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板书课题: 一面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法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仅见过“一面”,但对鲁迅外貌、言行观察细致,记忆犹新,于是能因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其中了。 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瘦。)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追问: 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为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7、当我见到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拓展写作 1、总结: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但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文章,并猜猜写的是谁。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2、本课以自学为主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古诗二首教案 语文A版 教学目标: 1.认识“簸”字,会写“昌”“龄”“簸”“涯”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整理已经学过的边塞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一首边塞诗吗? (学生背诵古诗,可以稍微提示一下:边塞诗是指以边塞自然风光或边塞战争为题材的古诗,如以前学过的王翰和王之涣的同名诗《凉州词》等)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盛唐诗人王翰的著名诗句,反映了人们对边塞战争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千古名篇——王昌龄的《出塞》。 板书课题:出塞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范读古诗,了解诗人,老师边板书边指导书写诗人名字——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所作七言绝句成就最高,人称“七绝圣手”。这首《出塞》曾经被后人推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通读懂。 3、借助工具书、注释,和同桌合作理解古诗大意。 4、指名诵读,给多音字正音。 “教”字读阴平调,“还”读“hun”。 5、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这里的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是虚指。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不教:不允许。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6、指名说全诗大意,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 大意归纳: 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长久征战在万里之外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 1、无奈与悲愤 ①指名读前两句古诗。 ②“秦、汉”二字说明什么?(战事之久)“万里”说明什么?(征战之苦) ③“人”为什么“未还”?战士不想回家吗?结合“古来征战几人回?”谈谈你的理解。 ④作为一介文人,面对国家连年征战,百姓生灵涂炭,诗人的心情怎么样? (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无奈与悲愤。) ⑤带着你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句诗。 2、怀念与希望 ①齐读三、四句。 ②怎样才能使人们摆脱战争的侵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通过对汉代名将李广和往日边塞平静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了诗人对于起用良将后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 ④指导朗读。 四、总结方法,指导背诵。 1、根据本节课和以往的学习方法,试着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 2、复述全诗大意,指导背诵。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作业:搜集四首边塞诗,自主积累古诗。 板书设计: 出塞(唐王昌龄) 秦 汉 人未还 无奈与悲愤 但使 不教 怀念与希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出塞》或自己搜集的其它边塞诗。 2、复述古诗《出塞》大意。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了解作者——朗读全诗——理解大意——体会情感 二、自主学习,读懂全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①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②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③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全诗大意。 ④感悟诗的意境。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纠正字音。 注意多音字“簸”,在“簸箕”中读第四声b;读bǒ时,是指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在诗中读第三声,是指风浪上下摇摆,表示风大浪大。 指导书写“簸”字,利用拆字法识记字形。 ②交流理解古诗大意。 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民间。 九曲:形容河流弯弯曲曲。 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天涯:天边。 古诗大意梳理成文: 曲曲折折的黄河卷起黄沙万里,大风大浪从天边奔流而下。现在,沿着黄河往上走,一直走到银河去,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看看吧! 3、品味古诗意境。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体现黄河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②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4、指导朗读全诗。 5、背诵全诗。 三、作业 任选一首古诗,以古诗大意为背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故事情节要合理,语言要生动。 板书设计: 浪淘沙(唐刘禹锡) 1、了解作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2、朗读全诗 浪淘风簸自天涯。 3、理解大意 如今直上银河去, 4、体会感情 同到牵牛织女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面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9一面教学设计 人教版 2019 2020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19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