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教学反思 浙教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教学反思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教学反思 浙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教学反思 浙教版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只有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如,“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设计,就是要挖掘学生出行的亲身体验来感受交通的迅速变化与发展。让学生体会到生在宁海,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享受“饮西湖龙井,尝温州海鲜,喝绍兴老酒,吃嘉兴粽子,看宁波海港”的惬意生活。 2.教学设计注重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全国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内容很丰富,给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出了难题。所以教学设计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祖国不同区域的不同交通进行教学。比如水上交通的发展把握“杭州湾跨海大桥”;陆地交通的发展把握“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形成”和“青藏铁路的建成”等;特别是天路的建成了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巨龙在腾飞。有了点的深入,面的拓展,相信孩子们对全国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3.进行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为此,我在这节课的最后自行设计了“畅想未来”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认识现代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开动脑筋,畅想未来交通。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 一、教学设计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日新月异的交通》是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巨龙腾飞”中的第三课。日新月异的交通是我国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水上交通,地面交通,空中交通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框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进入并改变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方式。交通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交通》是在四年级《交通连四方》的基础上,从“家乡的交通”到“祖国的交通”的继续研究。本课的“知识窗”展现了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对交通运输产生一定的影响。交通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教学时采用不同地区交通的今昔对比突显现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瞭望台”中展现了“四小时公路交通圈”,通过结合本地区交通让学生感受到它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往和交往。“情景剧”中展现了地铁和轻轨在大城市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小讨论”再次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交通。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放前我国交通状况。 2.知道我国交通发展的巨变,我国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3.体会建国以来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工具从古至今的演变,体会交通的变化与发展。 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交通变化的日新月异,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请问今天早上你们是怎样来学校上学的? 2.导入:请同学们试着猜想一下,在遥远的古代,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出行以及运输货物的? 师生交流。出世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并讲述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 师:你有什么感受? 从广西到陕西,1200公里的路程。为了送荔枝,骑手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的赶路的。7天7夜才到达,途中不知跑死了多少匹千里马?可以想象,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唐代,靠飞马从广西一带传送荔枝到华清宫是何等的困难。 如果现在我们要运荔枝,为了保证新鲜,怎么运?(空运)飞机速度是600公里/小时,你算算需要几个小时? (板书:1200公里 快马加鞭 7天7夜 飞机 2小时) 3.小结 师:同样的路程,一个需要七天七夜(168小时),一个只需要2个小时,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 生:交通不便捷。 师:正是这种落后的交通,给古人的生活和出行带来很多的困难和不便。 二、感受交通 的快速发展 (一)认识其它特殊的交通工具(独木舟、木筏、竹排、背篓、背架、牦牛、骆驼、马等) 师: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的不同,交通工具也不一样。有些交通工具,非常特殊,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ppt) (二)小组汇报交流搜集到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 讨论分析:这些交通工具与它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祖辈时期与现在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与交通工具的关系。 江浙一带 祖辈时期:江河阻隔,特殊交通工具:独木舟、木筏、竹排、水泥船。 现在: (1)杭州湾跨海大桥 去年5月1日正式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们浙江人的骄傲。 ①出示图片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6车道。 ②观看录像 ③说感受:老师注意到,刚刚在看图片、录像时,有同学在哇哇的叫,为什么呀?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 这座桥真的带给我们很多方便。更让我们自豪的是它完全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我们造得出这样的大桥吗?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样的便利吗? (2)四小时交通圈 师:除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我们还有一个让我们骄傲的交通设施——四小时交通圈。 ①请大家翻开书本58页,看看什么是四小时交通圈。(从杭州到全省各地、市都可在四小时以内到达。) ②看录像,地图: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③交流感受:看了录像以后有什么感想?(对我们浙江的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 师:如此便捷的交通,使我们无论外出学习还是工作、旅游都变得非常方便、快捷。生在宁海,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享受“饮西湖龙井,尝温州海鲜,喝绍兴老酒,吃嘉兴粽子,看宁波海港”的惬意生活。 (3)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多,地上交通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交通的需求了。该怎么办? 发展城市地铁。 在我们周围哪些城市已有地铁?(上海,杭州) (2)青藏高原 祖辈时期:地势高耸、气候寒冷,交通运输极不方便。特殊交通工具:牦牛 现在:青藏铁路。 最让中国人引以为傲,让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青藏铁路的建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条通往天际的铁路。 一位美国火车旅行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昆仑山脉在,火车永远到不了拉萨。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吗?(气候恶劣,地理环境险恶,要造铁路很难。) 你了解的真多!就是这个原因让美国人怯步了,他们认为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铁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事实怎么样?我们成功的造出来了! 播放录像(9个世界之最,青藏铁路) 师:在美国铁路专家这样的预言下,我们中国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雄鹰也无法逾越的地方,建起了可遇长城媲美的工程----天路,向世界证明中国没有开不通的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把路修建起来,让各地人民都能享受便捷的交通。 这条神奇的天路给西藏人民和我们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这条天路的建成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祖国? (3)西北地区 祖辈时期:气候干旱、戈壁沙漠广布,风沙大。交通工具:骆驼 现在:铁路,飞机 (三)小结:这么多的变化,都是从我们爷爷奶奶年轻时到现在,短短40、50年间的发生的。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伟大的成就? 是的,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的发展日新月异。祖国的腾飞让交通有了迅猛的发展。同样,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三、畅想未来 展望未来交通,描绘心中蓝图:同学们,未来的日子是属于你们的,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还希望我国的交通有那些变化? 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么多的交通工具,感受到了祖国交通的快速发展。一座座立交桥,一条条高速公路、航空、航海、铁路,就像给我们中国巨龙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我国更富、更强,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板书:立交桥 高速公路、航空、航海、铁路(用贴的方式)。巨龙腾飞 二、教学资源 课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日新月异的交通1教学反思 浙教版 2019 2020 年级 品德 社会 下册 日新月异 交通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2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