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烟台的海 2教案 沪教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烟台的海 2教案 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烟台的海 2教案 沪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烟台的海 2教案 沪教版 课题 烟台的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恬静、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的含义。 2. 能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组织语言,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的特点,感受它的美丽诱人,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的特点,感受它的美丽诱人。 难点:能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组织语言,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独特景观 深褐色 凝重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巨浪拍岸 崇山峻岭 过滤 宛如 如痴如醉 呢喃细语 体验 湛蓝 凝重 轻盈 浪漫 忙碌 (2) 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 理解词语。看录像,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学习第二小节,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板书:冬 凝重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板书:观赏、拍照 4.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小节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五、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小节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小节: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板书:春 轻盈 播下希望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板书:夏 浪漫 人海相依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第5小节,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板书:秋 高远 驾船远航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小节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6.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七、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小节。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八、总结全文: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请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板书设计 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轻盈 播种希望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画”“背景”“舞台”〈————〉“话剧” 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中,重点训练学生理解描写冬天和春天的语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对照多媒体去感受,通过分析比喻、拟人的修辞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不足:学生对最后一节的理解感到困难,应在此之前作个铺垫,或插入与内容有关的多媒体片段,这样,学生对“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的理解就容易了。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燕子 1教案 长春版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录像片 【相关资料】 郑振铎 笔 名: 西谛、郑源新、落雪 性 别: 男 生卒年月: 1898~1958 民 族: 汉族 简介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著有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课文《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7.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5.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尔、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朗读课文。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烟台的海 2教案 沪教版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上册 烟台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3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