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所见教案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所见教案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所见教案 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所见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打碗碗花1教案 沪教版 学情分析: 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我”想采摘打碗碗花,被奶奶的话吓住了。第二部分,写“我”提心吊胆地揣着打碗碗花吃饭,结果惊喜地发现:打碗碗花不打碗!“我”不仅热爱自然,更有可贵的探究精神。“将信将疑”体现“我”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从“好奇心”“强烈地鼓动”中可以看出“我”有很强的探究精神。“一声不吭”看出“我”的实验态度非常认真。而外婆惊慌的语调和严肃的表情以及实验时“我”紧张的心情,都从侧面衬托出“我”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本课7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2.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写6个生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尝试提问。 4.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培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提出问题:读课文,尝试提问。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培养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直接出示课题: 打碗碗花 齐读课题。 2.“打碗碗花”是花吗?它真能打破碗吗? 3.听录音。思考问题。 简单交流。 4.介绍“打碗碗花”,出示图片。看清形状、颜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生字:荒芜,都是草字头;忐忑恙,都是心字底。 三、精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并解答。 1.四人小组学习课文,试着提出问题。 2.交流问题。 (打碗碗花打碗吗?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打碗碗花是怎么打碗的?) 3.小组读1――2节。 a.找出描写打碗碗花的外形颜色的词句。 交流。 看了这么美丽的花,我心里怎么想? 根据回答板书:好奇 有趣 齐读课文1――2节。 b.自由读3-5节。 找找我听了外婆的话 心里怎么想? (将信将疑) 过渡:为了证实外婆说的话是否正确,我竟然摘了一束打碗碗花藏起来,看它究竟会不会打碗? C.默读第6节,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词语。 交流。 忐忑不安 安然无恙 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师:我终于知道了,打碗碗花不打碗。 齐读第6节。读出我的心情的变化。 d. 齐读第7节。体会那是一种多么美丽、可爱的花呀! 为什么会觉得那是一种多么美丽、可爱的花呀? (因为它不打碗。) 板书:美丽 可爱 4.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种花并不打碗,人们为什么叫它打碗碗花? (可留作课后去探究。) 5.从“打碗”到“不打碗”,他是怎么认识到的呢? (保持好奇,敢于怀疑和探究。) 四、复习巩固。 1.读词。 2.填空: 外婆说:“(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 );但感到疑惑的是( )。 五、课外探究。 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科学的现象还是常有的。课后可去寻找不科学的现象。 六、课堂作业。 1.选择合适的数量词。 一顿 一束 一块 一片 ( )荒芜的土地 ( )好吃的饭菜 ( )粉红的野花 ( )打碗碗花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打碗碗花生得十分( )。( )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 ),“碗”底还滚动着( )呢! ⑵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 ),端起饭碗( )地吃着饭。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 )。经过实验,我发现了打碗碗花( )。 板书: 打碗碗花 好奇 有趣 忐忑不安 ( 打碗?) 安然无恙 ( 不打碗 ) 美丽 可爱-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所见教案 人教版 2019 2020 年级 语文 下册 见教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7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