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
《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 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 生: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生: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 (1)全班共有(38)人; (2)喜欢(蓝色)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色合适; 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统计数据的方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 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 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陈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生: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 陈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们真会思考问题。是呀,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 学生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 学生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再解决第(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王明明 陈小菲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 √√√√ ○○○ ○○○○ 正 正 √√√√ √√√√ ○○○ ○○○○ √√√ √√√√ ○○○ ○○○○ √√√√ ○○○ ○○○○ √√ ○○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陈小菲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练习一的第5、6、7小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又是什么吗? 生: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那你们能运用学会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小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小题。 学生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吃的一种水果后再进行调查,再完成统计表并解决问题。对于第(3)小题班里要开联欢会,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小题。 师: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学生独立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你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生:自由发言。 四、课后反思 附送: 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 除法》单元教案 苏教版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 1 课时 课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 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 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 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一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2 3 4 5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2)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2 5 3 3 1 5 2 4 2 2 6 1 4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 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2)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102=5 103 =3......1(根)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 2 课时 课题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授课类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范例教学法,练习法,观察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小棒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怎么放这些苹果呢?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1)怎样列算式? 12 4 = 商是多少?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求商。 (2)你会列竖式计算吗?笔算12 4,竖式应该怎么列,商写在哪? 提问:12下面应该写几?“4”表示什么?横线下的“0”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板书:12 4 =3(盘) 3商 除数 4 1 2被除数 1 2 0 小组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0”表示12个苹果全部分完,0是用“12 - 12”得到的) 追问:竖式中的两个“1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被除数“12”表示苹果一共的个数,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实际分掉的苹果的个数) 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学生圈一圈,并填写算式。 板书:125=2(盘)2(个) 提问:你能自己列竖式吗? 请1人上来示范。说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商是怎么想的?要知道商是几,就是要知道12里面最多有几个5,也就是说5乘多少最接近12?想到了2,二五一十,所以商是2。 提问:12的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 12个苹果减掉分掉的10个苹果,还剩几个?应该在横线下面写几?这个2表示什么? 教师板书横式、竖式。 6.观察发现 谈话:我们观察这两道竖式,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里商量一下。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是的,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比除数小。 在检查除法竖式时,一个最关键的就是看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在想商时,就是想乘法口诀。如果商大了,就调小。如果商小了,就调大。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求商的? 2.想想做做2 课后独立完成 3.想想做做3 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提问:你想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4.想想做做4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共有33个纽扣,每件衣服要用4个纽扣,可以订多少件衣服,还剩几个纽扣? 提问:你能列竖式吗?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要知道商是几,只有想33里面最多有几个4,想到了四八三十二,所以商的8。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第5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 3 课时 课题 练习一 授课类型 练 习 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小棒等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2.我们这节课继续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第一阶段练习: 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05 =2 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 (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 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 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 (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2.完成第1题。 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第二阶段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 (2)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 2.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一第4题 (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4.练习一第5题 读题后请学生独立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5.练习一第6题 (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2)独立解题。 四、回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呢?(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作业布置 第6页5、6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 4 课时 课题 练习一 授课类型 练 习 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小棒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第一阶段练习: 1.口算: 62 98 459 69 73 85 366 357 2.口答: 32里面最多有( )个8。40里面最多有( )个5。 24里面最多有( )个8。35里面最多有( )个6。 3.用竖式计算: 526 407 305 367 (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2.练习一第8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 (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4.练习一第10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6.练习一第12题 学生独立填表。 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 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 7.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提醒学生思考时做到有序。 和学生一起整理一下写出的算式。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什么要求? 请生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作业布置 第7页第7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教后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收集整理 2019年春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2019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一 单元 数据 收集 整理 教学 设计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57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