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案6.doc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案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案6.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送信游戏,收到信的学生读出信的内容。 广播电视塔 美丽 像一个巨人 黄浦江边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一颗 五光十色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小朋友们,老师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一看,可是,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小朋友愿意帮助我吗? (1)自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有几句话。 上海广播电视塔在什么地方?(通过交流了解到东方明珠在上海的黄埔江边。) (2)她还有个名字,叫——东方明珠。它的名字怎么样?什么东西是美丽的呢? (3)读第二句,既然它的名字是这样美丽,我们可得好好地夸一夸它。指导朗读,注意学生朗读时情感是否充分。 (4)上海有东方明珠,还有什么地方有什么? 说话练习( )有( ) 2.把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3.男女生比赛读。 4.尝试背诵。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东方明珠在上海,并且知道了它的美丽的名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句。 (1)指读句子。出示“巨人”一词,看看老师,说一说,老师像不像一个巨人?说明理由。(明确巨人应该是非常高大的人)。 (2)东方明珠像一个巨人吗?怎么体会到的?(找到词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到东方明珠的雄伟。) (3)出示课件,感受东方明珠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雄伟风姿。 老师会变魔术,可以将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并成一个词 顶天立地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东方明珠的确像一个巨人?示范读。指导说话“东方明珠真高呀,---------------”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说一说,读了这一句话,你觉得夜晚的东方明珠怎样? 出示课件 有什么颜色?出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有的灯是------------的,有的灯是------------的,还有的灯是------------的。这就是“五光十色“ 让我们一起走近夜晚的东方明珠,感受它的五光十色的美丽。 (2)朗读这一句,读出你对它的夸赞。 (三)学习第三段。 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真想到上海去看一看东方明珠。我感觉到 出示广播电视塔,真是----------。谁来感叹下?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迷人,难怪作者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 三、指导写字 (1)“有”和“电”的笔顺 (2)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 (3)范写 (4)学生自己写,巡查/ 四、板书 6、 东方明珠 顶天立地 美丽 五光十色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托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前,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班上去过上海的孩子很少,部分学生对东方明珠塔认识不够,有的孩子甚至连东方明珠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了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然后教师再做简单介绍,目的是要学生较快地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并对东方明珠塔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他们对课文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初步理解。对于“五光十色”这一词语的理解,我同样借助了媒体图片,学生看得一目了然,同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东方明珠塔之美。 在教学时,今天对朗读环节的指导还不够到位,课上留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少,导致上课环节有点快。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将自己的语速放慢,适应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同时,对某些问题的设计还要再简单些,让孩子有话可说。 附送: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一上《升国旗》互联网搜索教案 教材简析: 《升国旗》是一首小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作者娓娓动听地告诉了孩子们: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升旗时要奏国歌,要肃立、敬礼。寥寥几语,蕴含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情境的创设,图画音乐等手段的运用,是促进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重要手段,教师情、学生情、文本情“三情”和谐运动,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激起学生感悟教材,情感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回顾奥运,激情入境 1、小朋友们,激情的八月,是亿万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八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32次高高飘扬在奥运会赛场,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吧! 多媒体课件播放:皮滑艇双人项目夺得金牌后升旗一幕。 【运用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入境生情,在情感上激起共鸣,使学生回到了升国旗时那庄严的时刻,渲染了课堂的情感氛围。】 2、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知道这个庄严的仪式叫什么吗? 出示课题: shēng gu q 升 国 旗 让学生看着拼音,试着把课题读一遍,指名读,齐读。 3、面对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通过语言交流,让学生自主表达真切感受,把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进入课文阅读做了充分的辅垫。】 4、师生合作贴国旗: 细心的小朋友一定注意观察了,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国旗的底色。对,里面还有五颗星星呢!谁愿意来贴一贴?(指名1个学生贴五颗小五角星)学生贴时,教师讲解五颗星的含义:上面有五颗金色的星星,这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的国家就越来越繁荣富强。 【贴贴国旗,说说国旗,直观具体地让学生亲近了国旗,亲近了祖国。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明白国旗就是祖国的象征,尊敬国旗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二、自读自悟,初读课文。 1、听录音:愿意走进课文,看看书上升国旗的情景吗? 2、想象播音员阿姨这样读吗?那就要练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会的也可以请同桌的小伙伴帮帮你呀。 3、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先让学生说说已会读的字,不会的集中学习。 4、小朋友读得真好,播音员阿姨听了都竖起了大拇指,看她又给你们送来了礼物——词宝宝,小朋友会读吗?真的,这么自信。现在,老师不教了,请一位小老师来试试,谁愿意? 4、指名带读,评价:你觉得她这个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5、小朋友词语读得很好,如果再让你读课文,肯定会读得更好,快读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设计,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催化剂”。】 三、深情对话,情感共鸣 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 引导: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每当看到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就象看到自己的亲人,多使人亲切呀,多让人自豪呀,谁自豪地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观图激感,教师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引发儿童内心的共鸣,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拥有这样的国旗是多么自豪。】 2、联系实际,引读第二句。 (1)我们的国旗是鲜艳的、美丽的,每当看到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时,你还会听到什么?(国歌) (2)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3)引导说话:伴随着国歌声,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小朋友,你除了在校园里看过升旗的情景,还在哪儿见过升国旗呢? (4)指导朗读 引导:在天安门广场上,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礼堂里,我们的国旗一次又一次地高高升起,此时此刻,作为中国人,有谁不激动呢?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国旗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飘扬在五湖四海,体会到在国旗高高升起时人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豪,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播放国歌音乐,引读第三句。 (1)引导:听,听到了什么?刚才是什么音乐?根据学生的反应(有的学生起立,有的学生敬礼等等),让学生知道对国旗的尊敬,就是对国家的尊敬,也就是爱我们的国家。谁能把对祖国的爱读出来,如果加上动作会更好。 【音乐最能调控人的情绪,当雄壮的国歌声在孩子们的耳边响起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内在体验,这样入情入境的朗读和感悟就会更自然,更真切。】 指名读,赛读,齐读。 (2)这里的“您”指谁?在生活中用“您”称呼哪些人?(指名说)讲述:生活中值得尊敬的人一般都用您,国旗最值得我们尊敬,让我们怀着崇敬的语气读一读。 【通过“您”的讲析,让学生感受到国旗、国家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 齐读。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1)刚才小朋友句子说得好,现在课文能读得好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我们拥有这么美丽,这么鲜艳的国旗,多让人自豪,让我们一齐自豪地读一读。 【此时此刻,学生的情感已近高潮,在情感的驱动下,孩子们自发地、自豪地把课文整体感悟了一遍。】 四、展开想象,升华情感 1、小朋友爱我们的国旗,老师爱我们的国旗,我们大家都爱这面国旗,瞧,连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鸽也向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飞来了,想想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师边讲述边在国旗上画两只和平鸽) 2、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 3、小朋友唱得真好,面对这面鲜艳的国旗。和平鸽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你们还想说什么吗? 【借助画面,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情境,巧妙地在有限的课堂中拓展了学生无限的想像空间,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并用个性的语言表达此时内心的感受。】 4、情境表演,背诵儿歌。 【通过学生深情并茂的背诵,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运用语调,配上表情动作,达到熟记于心的效果。】 五、作业 搜集有关国旗的其它儿歌,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到课外书上查阅,还可以到网上查阅,下节课开一个儿歌朗诵会。 【拓宽了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引导其放眼课外,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总评: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本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阅读文本,享受阅读乐趣。引导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积极思维,进行想像说话训练,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情境性: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特点,从上课开始,教者便精心安排回顾奥运,重温奥运赛场上国歌奏和国旗升时激动人心的场面,一下子便把学生的必拉到了国旗下,让学生自主练学生的阅读期红就激发起来。课文,教师始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生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读出感情,情境表演,从而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了很好的培养。 2、层次性: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本教学设计显得尤为突出入深,教者情境渲染,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入课,初选感知,精读感悟,结课,情境表演,升华情感,显得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热爱国旗之情。 3、实践性:阅读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不断实践的心智活动,尊重主体,让学习主体有充分实践的机会,其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有效地提高,本教学设计,教学始终,教者都能把学生置于不断实践地位,让学生不断读书感悟,并辅以说话、表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感能力的生成,教师充满激励性的语言设计,也为学生的不断实践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4、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开放性,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思想,本教学设计,从内容上,强调教材文本的范例作用,又不失跳出文本,走自生活。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在课堂时堂上,教师不就阅读而教阅读,而是利用文本的阅读学习,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说话,表演等多种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良好情感素养也在开放的表境中不断生成 总之,本教学设计,在理念上与时俱进,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在实践上,易于操作,实践增强,是一个具有教学创新价值的教学设计。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江苏 学校: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姓名:耿秀英 职称: 电话:13815729020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方明珠 2019 2020 年苏教版 语文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61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