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南海上的明珠》word教案.doc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南海上的明珠》word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南海上的明珠》word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南海上的明珠》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 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师谈话揭题:孩子们,歌中介绍的天涯海角就在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地方——海南岛上。要体验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学生互相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通读全文,在了解课文大意和各段意思的基础上交流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整体感知 1自读第1段,说说第1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2段 1(课件显示)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的图片,让学生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课件显示)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美景图和各种名贵水产等图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五、读悟结合,精读第3、4段 1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1)可用“读读、勾勾、悟悟”的方法学习,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交流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本段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赏读全段并小结:本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2自主学习第4段: (1)可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自学本段。 (2)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3)课件出示椰子林的画面,让学生在看看议议中体会“屏障”。 (4)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好在哪里。 (5)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6)鼓励学生找出本段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六、总结全文,主动积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赏读本文,赞美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2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词、句、段,或勾画,或摘录,或读,或背。 七、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欣赏家乡的美景,夸一夸自己的家乡。(先说后写) 板书设计 14南海上的明珠 富饶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美丽 :气候宜人 风景优美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让它们自由生息》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钢筋、修剪、贵贱、联合国、赴宴、啄食、面包屑、野餐等词。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内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中描写的野草自然生长、人与鸟和谐共存的景象,理解日内日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日内瓦的城市风光图片(录像)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现在世界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先进,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大城市? 2、看,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内瓦。(图片或影像)这座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日内瓦的课文。 (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巩固字词,引发思考。学生书写题目时自然会想到:为什么是“它们”而不是“他们”?“它们”指谁?] 3、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名让学生朗读分段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朗情况。然后学生评议,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2、利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认读生字看片同时,结合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或提出并解决相应注意问题。 (1)“筋”:指什么?结合图片理解“钢筋”。了解它是动物、人体中的一部份。 (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动作与什么有关?所以字中带有什么偏旁? (3)容易写错的字是哪几个?在桌上写两遍。(啄、餐、) (4)“联、连”“溅、贱”如何区分?(组词)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它们”指的是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啄、餐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引入: (1)板书知道课文主要介绍的是日内瓦的什么在自由生息? (2)板书课题:回忆课题中“它们”指的是什么? (3)板书:野草 小鸟 2、指名分别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自然段让 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小鸟在自由生息的?[整体感知每一部分,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按不同部分练段成篇的方法。] 3、日内瓦人怎样让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现学生谈到的重点语句,朗读、理解: (1)日内日瓦的绿地虽然大多是地毯般美丽的人工草皮和花坛,但也时时可见花花绿绿的野草和野花。 引导感悟: A:一般的现代化城市对野草会怎样? B:虽然……但是表明什么?由此看出什么? C:“时时可见”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可见”?结合 (2)在路边、树旁、楼房偏僻角落以及城乡结合处,凡无需特别美化的地方,都生长着野草和野花,它们得到园林工人的定期修剪养护。 引导换词理解: A:如果说前面的句子告诉了我们野草“时时可见”,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同样用“……可见”来概括吗? (3)日内瓦植物园的一面山坡,野草高高生长在里圈,人工栽种的草皮低低守护在外围,两者错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引导感悟: A:“只有……没有”看出什么?你看到城市的草坪。什么样?通常人们会怎样做? B:提供资料:人工草皮的价格。野草需要用钱买吗? C:引入:野草不仅不需要钱来买,日内日瓦的人们 还非常重视野草的价值,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4)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从第四自然段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A:学生默读后自由发言。 B:教师启发引导: 4.日内瓦人怎样让小鸟“自由生息”的? (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划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如果你是这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对别人介绍日内瓦如何是自己的乐园? (4)指名表演或介绍,大家评议。在评议中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景,理解日内瓦人民对小鸟的保护与喜爱。 (5)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5.总结:课文重点讲的是几部分内容?如何连段成篇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 重点出示:日内瓦的鸟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 (1)“也”说明什么?对什么而言? (2)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二、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餐”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穿插。 三、拓展交流。 (1)日内瓦的资料展示。 (2)关于环境保护的事例或建议。 四、语言训练:课后练习三的练习。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3)练习说话。 (4)动笔写句。 (5)互相检查、评议、纠正。-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海上的明珠 2019 2020 四年级 上册 14 南海 明珠 word 教案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62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