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教案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教案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教案 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解答这类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理解它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做练习四的第4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4,请一位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这道题说的是什么事?要求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待学生一一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教师提问: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120米 (把表示12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第一队: 份表示修了3天。) 第二队: (把表示102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102米 份表示修了3天。) 教师:注意要把两条线段左端对齐,这样才容易比较两个队平均每天修路的米数。 教师:知道了两队3天各自修路的米数,要求出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数,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看一看是否有不同的解法。 学生解答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集体订正,教师把学生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哪一种解法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哪一种解法更为简便一些。如果学生没有得出第二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解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如教师画出第二种解法的线段图: 第一队: 第二队: 120米 102米 可提问: 从线段图上看,第一队右边长出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 数。) 为什么会多出那么多?(因为是3天多修的。) 知道了这一部分是3天里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的路,那么怎样求出多修路的米数呢? (120-102=18) 知道了第一队比第二队3天多修路18米,怎样求出第一队比第二队每天多修路的米 数呢?(183=6) 这时黑板上的板书是:在黑板的左侧和右侧,线段图的下面,并列写着两种解法。 教师提问:他们的解法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明两种解法都是对的。 教师提问: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小强的解法比较简便,因为这种解法只 需要两步计算。 教师综述: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看到:要求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多少米,需要知道两个条件。但是,所需的两个条件不只一组,可以有两组。有哪两组呢?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把两组条件分别写在黑板上两个算式的下面: (也可用小黑板。)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 \ / \ 第一队每天 第二队每天 第一队比第二队 修了几天? 修多少米? 修了多少米? 一共多修多少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有两种解法,而且这两种解法,不但方法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决。这样就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应该掌握这种解法。我们平时在解题时,要注意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做完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教师可提问:如果把这题“平均每人糊5个”改成“一班平均每人糊5个,二班平均每人糊7个”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不能呢?引导学生讨论,集体得出结论。 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一、素质教育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 (2)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教案 人教版 2019 2020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计算 应用题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p-5655776.html